高、安二人殺得興起,帶著各自的軍隊追過了汾河,進入了虎北口,追了七八里路後又斬獲不少,高行周還要向前追,後面的安審琦卻追不動了,高行週一看,步軍都東倒西歪的,自己的騎兵經過一場戰鬥後也有些累了,便準備見好就收,“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話音剛落,西側的山坡上突然殺出了大股的騎兵,高行週一望,只怕有上萬騎!
高行周再驍勇,也不敢跟蓄勢待發的上萬騎兵對壘,趕緊帶著自己的騎兵大隊往回跑,這下可苦了安審琦,他自己還好,有一百騎親衛跟著,剩下的五千步軍就倒黴了。
一方是蓄勢已久,一方是疲累不堪,結果早就註定了。
等高行周帶著騎兵以及安審琦的親兵倉皇渡過河曲回到北部大營一看,自己五千騎少了兩千,安審琦的親兵也只剩下幾個,再回頭看時,數量幾乎高達兩萬的胡騎已經呼嘯而來!
心膽俱裂之下,高、安二人不是緊守大營,而是拖著張敬達,帶著大營裡的五千騎兵出營而逃,至於剩下來的五千步軍,只能聽天由命了。
張、高、安三人帶著七千多騎兵繼續向南逃,路過符彥卿的大營時,讓他也趕緊帶著兵馬跟著逃走。
聽說北大營還有五千步軍,符彥卿卻不像他們這樣慌張,丟下大營的輜重,以五千長槍手殿後,弓箭手繼之,帶著三萬步軍、兩千騎兵徐徐而退。
果然,北大營留守的五千步軍並沒有因為軍官逃走了而亂成一團,而是在基層軍官的組織下,自發的的進行了抵擋,還好有這些忠勇官兵的抵抗,符彥卿的大軍有驚無險地退回到晉安寨。
而北大營五千步軍的命運也早就註定了,三千多戰死,一千多受傷後被俘,至於留在汾水以北的步軍則是全軍覆沒。
兩支大軍第一戰,唐軍損失步軍一萬,騎兵兩千!
等符彥卿率領大軍退回晉安寨,張敬達等人一查點,寨裡還有步軍五萬,騎軍一萬四千,足可再與敵軍一戰,可張敬達已經被敵軍兩萬騎那鋪天蓋地而來的氣勢嚇壞了,無論宋審虔怎麼勸解,就是緊守大寨,不敢邁出一步,還派出多路使者快馬去洛陽請求援兵。
後唐現在全國的精銳,除了宣武軍的兩萬人外,大半在此,就是還有一些也要防備南唐、西蜀、趙德均,哪還有軍隊可派?
不過還有兩支軍隊,一支自然是李晟基,另一支了則是停在義武軍的範延光了,不過聽說趙德均在易州、莫州加強了兵力,三千銀鞍契丹直更是在易州、定州邊界的永樂縣城駐紮,範延光就不敢輕易西行了。
擊破北大營後,耶律德光、石敬瑭一鼓作氣將晉安寨團團圍了起來,與張敬達一樣,他們也如法炮製,在晉安寨東面、南面壕溝十幾道,砌了土牆,反而將晉安寨圍得水洩不通。
張敬達無奈,又派出了幾路使者,從西邊山上繞過去,披星戴月地趕赴洛陽,一個勁的催促李從珂調派援兵。
至此,歷史雖然短暫地打了個盹,但醒來之後便又恢復了原樣,不過晉安寨的楊光遠換成了宋審虔、張彥琪,倒是略有些差別。
與歷史上焦頭爛額的李從珂不同,現在的李從珂卻沒派出一兵一卒,
唯一的原因是李晟基在洛陽時和他與李重美二人的一次長談,不過即使如此,他還是忐忑不安,五萬騎兵啊,他一想到這個,心裡不禁一陣“咯噔”。
不過事已至此,他只能把目光放到李晟基身上了。
不只是他,天下的目光除了聚焦於晉安寨,就是李晟基了。
而重兵駐守平定州的李晟基卻沒有天下目光聚於一身的自覺,半個月過後,仍沒有好的訊息從他那裡傳出。
李從珂最後急了,派出了薛文遇親赴平定州,還派了捧聖都指揮使康思立跟著,他倒要看看,這李晟基到底在做什麼,如果這廝是坐看晉安寨受困而不顧,準備渾水摸魚,管他是誰的後人,就地用康思立換他!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