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明天,一定會見分曉,趙元瑛暗暗祈禱著。
……
第七日,風和日麗。
高模翰早早安排了飯食,將營裡幽州方面送來的羊都殺了,今天出戰的一千人還配了一碗酒。
酒足飯飽後,一千人紛紛將大碗摔得稀爛,在大營裡整好隊伍之後,五百鐵錘兵在前,五百馬刀兵繼之,剩餘的渤海都士兵全部上馬,計劃在攻破矮牆後再利用騎兵給敵人致命一擊。
高模翰提著雙錘站在五百鐵錘兵的後面,他可不想“身先士卒”,官位做到他這個程度,除了沒有封王外,在契丹國已經是最高的了,沒必要在一線衝殺了,他現在站在後面無非是起到激勵士氣的作用。
想到耶律德光臨行前給他說的話:“此戰過後,南院大王非你莫屬”,他不禁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裝扮,一套明光鎧,裡面還有皮甲,雖然著實熱的難受,但為了“大王”的安危,也不得不為之。
一百步,對面依然沒有動靜,不過從矮牆上冒出的槍尖來看,應該還是那些手持騎槍的騎兵。
三十步,矮牆那邊還是沒有動靜,高模翰心中狂喜,賊子的箭只果然用光了!
他馬上將右手的鐵錘高高舉起,五百鐵錘兵便小跑起來,後面緊跟著五百馬刀兵。
高模翰的鐵錘還沒有放下來,對面矮牆上出現變化了!
只見幾百張弓弩出現了,一側還有幾百弓箭手!
怎麼會這樣?高模翰大驚失色,還沒等他發出撤退的命令,對面的弩箭、弓箭如疾風暴雨般向簇擁成一團的鐵錘兵激射過來!
不用說,是談謙的第八都到了。
原本按照急行軍的速度,他們五日可到,可沒想到在沿著廢舊驛道穿越太行山時,竟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後,到處是山體滑坡,談謙他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付出了近百人的傷亡後才穿過了太行山來到靈丘境內,而這一段路程整整耽誤了他們一天的功夫。
第六日黃昏時分抵達大防山附近時,為了避開敵人的偵騎,到了晚上才摸到了符彥倫北寨附近。
聽說姚猛他們死傷慘重之後,談謙也自責不已,這六天他們雖然歷經千辛萬苦,但還活著不是?於是不顧姚猛讓他們修整一天的建議,連夜從山上來到山下,一千多人就在矮牆後面歇息了一夜。
將敵人放進三十步才發射弓弩也是談謙的建議,他認為如果在一百步就開始射擊,沒準敵人就退了回去,這樣己方的蹶張弩的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三百弩手連番平射,三十步的距離,對最遠射程可達一百五十步的蹶張弩來說實在是小菜一碟,在弩手起弦的空隙,三百弓箭手趕緊補上,五輪弩箭發射過後,雖然高模翰當機立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可惜跑得再快,也不如強弩快,五百鐵錘兵還在往回跑的只剩下區區一百餘!
這時,小溪北側的矮牆被推倒了——姚猛一早就將土袋子搬得只剩下薄薄的一層。
只見姚猛左手握著大鐵槍,右手緊握流星錘的鐵鏈,跨著白蹄烏,帶著四百五十名黑甲騎兵像潮水一樣向鐵錘兵的背影駛去,單廷貴的五百輕騎緊緊跟在後面。
黑色巨浪瞬間便吞沒了一百鐵錘兵,接著砸向五百馬刀兵,不到三十息的功夫便切入正目瞪口呆呆立當場的一千多渤海都騎兵!
姚猛一馬當先,大鐵槍、流星錘輪番攻擊——擋者披靡!
渤海都雖然驍勇,但在主將生死未卜,自己的馬速沒有提起來的情況下也是有勁使不上,一刻時間過後,姚猛帶著四百五十名黑甲騎兵就將近兩千渤海都騎兵切了個對穿。
再看自己的隊伍,損失不到五十騎!
姚猛一聲大喝,帶著黑甲騎兵反身又衝了過去,這次的目標是渤海都右側還算齊整的騎兵!
而單廷貴的五百騎則追著零散的渤海都騎兵追殺。
渤海都不愧是天下強軍,一個照面至少損失了六七百騎,不過他們在一個長槊騎兵將領的召喚下,很快又聚起了近五百騎朝單廷貴的騎兵都反殺過來。
這時,姚猛黑甲騎兵在衝了兩個回合後,馬力漸衰,已無法有效支援單廷貴的作戰了!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