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糧草怎麼解決?臨行前李晟基送給姚猛幾個字:“在不擾民的情況下就糧於敵”,姚猛當時還沒過“親領三千大軍出征”的興奮勁兒,也沒仔細思索這句話的含義,現在到了這兩山夾峙、幽暗曲折的飛狐道,終於想起這句話了。
“在不擾民的情況下就糧於敵”?
那就只能打破敵軍城池、堡寨就糧了,可自己是騎兵呀,並沒有工兵的編制,全是戰鬥兵,根本沒帶攻城器械,如何就糧於敵?
想到這裡頓時頭痛不已,半響看到一邊的歐陽浩正興趣盎然地欣賞四周的景色,一顆心頓時放下來了,行了,有這位“承天軍第一智者”在,還怕想不出辦法,隨即便學著歐陽浩也裝模作樣地欣賞起來。
快到飛狐縣時,他們遇到情況了。
大批的難民將前面的道路堵得水洩不通,難民後面還跟著幾百騎兵,騎兵的首領竟然是媯州馬步軍指揮使薛矩!
好不容易見到了薛矩,聽他一講,姚猛他們才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趙德均為了抗擊洛陽,這狗賊竟然與契丹勾結,將媯州送給了契丹,契丹派大將高模翰率領一萬五千騎軍從定北堡今張家口)附近突入,依次接收了龍門、文德、懷安、懷戎媯州)各縣及廣邊軍,正向媯川、礬山二縣邁進,媯州刺史、薛矩的老上司二話沒說便投降了契丹。
但薛矩卻不想投身“胡國”,在契丹大軍還沒有到懷戎縣媯州治所)時便帶著自己八百騎以及軍卒家屬南下,準備投奔他妹夫秋悲風)、兒子李繼基)所在的承天軍。
“飛狐縣還在朝廷手裡嗎?”,聽完薛矩的話,歐陽浩問道。
飛狐縣就是飛狐道上的雁門關,扼控整個飛狐道,如果這裡被幽州佔領了,姚猛他們就只能打道回府了。
“還在,不過官吏、兵丁皆無,估計是跑了”,薛矩答道。
“薛將軍,不知你膽氣如何?”,歐陽浩又問道。
薛矩聽了臉色一變,“你這是何意,我薛家祖上安都、仁貴二公均乃名噪一時的勇將,矩不才,不如二祖多矣,但身上流的還是二公嫡傳的血液,別的沒有,一身膽氣倒不少”
“那我斗膽建議將軍就留在飛狐縣,為我承天軍守好退路,如何?”,歐陽浩接著說道。
一聽這話,薛矩頓時有些猶豫。
一邊的鮮于貞見了上前說道:“將軍,飛狐縣城狹小但異常險峻,只要有五百兵丁就足以守衛,何況將軍還有八百騎?再說了,將軍您帶著這麼多家屬,萬一契丹大軍從媯州突入蔚州,您如何護衛彼等安全?”
歐陽浩趁熱打鐵:“將軍,您如果考慮糧草的問題,我這邊可派輕騎回平定州,讓他們送一些過來便是”
人家都考慮得這麼細了,薛矩再推辭就說不過去了,再說自己去投奔承天軍,總要有個投名狀吧,想到這裡,薛矩一咬牙,“就依諸位”。
其實所謂送糧食過來就是一句託辭,歐陽浩打的是到了易州搶劫敵軍糧草的主意,有多的再送給薛矩一些也就是了。
兩軍匯合之後便朝飛狐縣行進,約莫一個時辰後終於抵達飛狐縣城。
與後世的淶源縣屬於河北保定管轄)城不同,此時的飛狐縣城屬於蔚州下轄縣,建在大山之上,扼控通往易州、幽州的唯一一條山道,而其西側的山谷盆地現淶源縣城所在)則散落著一些村落和農田,糧獲主要供駐紮在飛狐縣城計程車卒食用。
眾人來到縣城,只見城門大開,進去一看,除了一些城狐社鼠之外,軍卒、官吏、百姓半個也無,估計都逃到靈丘或西邊的村落裡去了。
歐陽浩見了禁不住連連搖頭嘆息,“想不到大唐的邊防竟如此敗壞!”
如果是李晟基聽到了就會想到原本歷史上契丹大軍進入雲州、朔州、代州、忻州、太原時那才叫“如入無人之境”,什麼雁門關、樓煩關、偏關都形同虛設。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