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基已經看見了前面的大隊騎兵隊伍,在離他們尚有不到半里路時,他對跟在身邊的王存章耳語了幾句。
慢慢地,雙方都已經能看到對方的臉了。
“平定州李晟基在此,前面的是哪位將軍,能否屈尊上前一敘?”,李晟基大聲喊道。
對面的安元信一聽也是吃了一驚,怎麼李晟基還親自來了,莫非這山上的承天軍士卒中有他的親屬?對了,剛才俘虜了一個受重傷的叫李繼基,估計是那李晟基的兄弟。
現在他的選擇可就比李晟基豐富多了,一是殺了李晟基,以他五百騎對付五十騎,手到擒來不敢說,取得勝利不在話下。
二是將李繼基交給李晟基,再給李晟基分一些戰利品,反正這些也是搶來的,兩家握手言和,山上死的那些士兵李晟基應該不會在意吧,自己這邊還傷亡了三十多騎呢。
三是挾持李繼基,逼迫李晟基退兵,自己獨吞戰利品。
安元信想到這裡,心裡大定,無論怎樣自己都是穩勝的局面,於是便帶著五百騎緩緩向前。
無論如何,先見了這個最近聲名鵲起的李晟基再說。
已經能看清楚對方的臉了,安元信止住大部隊,在馬上抱了抱拳,正要開口說話,只見前面的五十騎中有一個身材高大、年紀不大的人對自己拱了拱手。
這人就是李晟基?
“李刺史……”,安元信話還沒有說完,前面突然鋪天蓋地飛過來幾十支短槍!
這當然是李晟基提前的安排了,來小山之前,他已經王存章說好了,見了前面的騎兵大隊,他一拱手,就是己方發動的訊號,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近距離的五十支標槍的威力還是非常驚人的,等李晟基他們夾好騎槍往前衝時,對面的騎兵大隊中間已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缺口,剛才說話的那人也不見了。
李晟基一馬當先,帶著五十騎從那個缺口一透而入。
李晟基的騎槍扎進了一個敵軍騎兵的前胸,馬匹的速度帶來的衝擊力使得這杆騎槍一下子將那騎兵紮了個對穿,他沒有取出那杆槍也沒辦法取),而是拔出橫刀繼續向前衝。
這正是李晟基騎軍的標準戰法,密集隊形,先是一陣標槍,接著夾著騎槍衝鋒,然後放棄騎槍用橫刀繼續衝鋒,戰鬥結束後再收回標槍和還能用的騎槍。
半個時辰之後,李晟基已經用這個陣型衝了好幾次了,以有心算無心,以有速對無速,安元信的騎兵大隊被衝擊的七零八落,而李晟基這邊衝了幾次竟還有完整的四十騎繼續保持著對安元信騎兵的壓制。
又過了半個時辰,戰場上成規模的敵軍騎兵已經沒有了,剩下的一些零散的已經四散逃走了,李晟基沒有追擊,大晚上的,己方人又不多,雖然月色很好,但追擊並不是明智之舉。
不過這時從山坡上傳來了“轟隆隆”的聲音,李晟基定睛一看,山上那守護戰利品的一百騎殺下來了。
其實安元義在山上對山下的戰況瞅得一清二楚,本來以為十拿九穩的戰事竟然被敵軍搶了先機,而自己的大哥在敵軍第一波標槍攻擊時就被射下馬,他在上面看的睚眥欲裂。
不過接下來兩軍戰在一起,又基本上是一樣的軍服,他下去也幫不上忙,等到戰鬥的最後,他隱隱約約看見勝利的一方脖子上好像繫著一塊白布,這才想起了自家的騎兵可沒有這個習慣。
大哥的五百騎竟然敗了!
安元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狂怒之下,帶著以逸待勞的一百騎就向山下衝去。
這時的李晟基他們經過一個時辰的戰鬥,無論是騎兵還是馬匹都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安元義既是以逸待勞,還是居高臨下,戰場的態勢陡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