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軍官腦子轉了幾下,這話倒挑不出什麼毛病,出關買馬的比比皆是,雖然多以平民服飾出現,但以官府身份大模大樣行事的也不是沒有,那承天軍使一個山賊驟得高位,不懂規矩,心裡膨脹,到處招搖也不是沒有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倒是眼前這人聽聞自己長官受辱,敢於拔劍而出,還準備行那“血濺五步”之舉倒值得稱許,好一個忠義之士!
想到這裡,他也不想過多難為他們,向李承訓拱拱手,“小兄弟,吾乃振武節度使麾下巡邊指揮使安重榮,你等回朔州時得閒不妨到弊府盤桓幾日,屆時我等把酒言歡,豈不快哉!”
說完便扭轉馬頭疾馳而去。
有了這麼一出,李承訓他們想細細探查偏關,甚至到大河邊上檢視的急迫心情消失的無影無蹤。
心情鬱悶地進了關城,草草找了一個客棧住下,“山賊”二字仍在耳邊縈繞,煩悶之下,今天他是不想出去了,準備矇頭大睡。
“力兒,找一間十人大通鋪即可”,頭剛挨著枕頭,耳邊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大喜之下,李承訓猛一掀被子,奪門而出。
站在二樓上,只見院子裡站著十個人,個個衣衫襤褸的,不是李承基那一行人又是誰!
“承基!”
“承訓!”
“元豐!”
“力兒”
“.…..”
兩支北上“大軍”奇蹟般地在這偏關回合了,兄弟們一個月沒有見面了,一個個互相抱著,喊著,引來了一陣陣不愉的目光,不過他們已經管不了這些了……
原來李承基一行人騎著偷來的馬匹,北上靜樂、宜芳、岢嵐軍,再轉向西邊的保德鎮,一路上募兵、聯絡收購皮毛的事,倒還算順利,從保德砦渡過黃河,來到府州。
府州刺史聽說遙遠的平定州刺史派人來拜見他,還以為有什麼大事,結果等李承基呈上李晟基寫給折從遠的信,裡面只是一些殷勤問候致意之詞,心裡還納悶呢,這李晟基自己從未見過,為何還千里迢迢、巴巴地派人過來致意?
聽了李承基說的什麼募兵、收購皮毛之事,心裡也明白了一些,估計是央求自己給他們行一些方便,這倒好辦,兵員的事他自己都不夠,目前他自己的兵力獨立應付契丹、党項兩大胡人勢力還左支右絀的,當然不可能放給千里之遙的承天軍,至於這皮毛嘛,府州有的是,到底是一州刺史派來的,也不好太過輕慢了,便安排自己的兒子折德扆隨他們聯絡購買皮毛事宜。
等聯絡好了皮毛購買事宜,又做了一些李晟基交代的“觀瞻府州刺史及軍備”諸事宜,在府州盤桓幾日後便告辭了,重新渡過黃河,沿著黃河東岸一路逶迤北上。
不過接下來的路可就苦了他們,保德砦到河曲、偏關河口一帶,正是典型的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地形,人煙稀少,草木稀疏,有人的地方多半是沿著大河的一些煙墩,由於行人稀少,道路也模糊難辨,剛開始他們一直沿著大河邊上行走即可,可惜中間有不少地方小路又折向了其它地方,雖然最後又折回到大河邊上。
輾轉之下,百里的路程一行人走了整整七天,隨身攜帶的乾糧早就吃完了,只好沿途射殺一些獵物勉強充飢,這七天,李承基他們倒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李晟基常跟他們講得什麼“野外生存”、“拉練”的含義。
聽了李承訓他們招募“代北遊俠”一事,他先是一喜,接著又有些擔憂,這些人平日裡自由自在慣了,就算招募到了,能否接受軍中嚴厲的條例,一個不好激起“兵變”反倒不好,算了這些事就讓大人去操心吧,自己的“長途拉練”還沒結束呢。
又聽了安重榮的事,李承基心裡一動,“原來是他”
“大哥,你識得此人?”,李承基在這幾個姓李的人中最受李晟基器重,這些人隱隱以他為首,故李承訓口稱“大哥”。
“以前聽老寨主講起過,聽說是代北的驍將”,李承基回道。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