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承訓也沒問為何太原石敬瑭沒派兵護衛他們,抑或他們自己多帶些人馬進關,估計只是日常聯絡,雙方都願意大張旗鼓。
他心裡焦急,轉眼就快到山下了,“套話”行動卻一無所獲。
一行人下了山,路過一段小谷地,約莫一里多長,李承訓最近正看著兵書呢,就想起了兵書上常提的“兩山夾峙,如坡勢緩和,伏兵之出也”。
正想著呢,只聽得一聲唿哨,前面山坡的樹林裡衝出了四騎,接著後面也是一陣響動,又是四騎,李承訓仔細一看,前面那領頭不正是在客棧遇到的那個絡腮鬍子嘛。
電光火石間,李承訓立刻做了決定,他一聲大喊:“殺”,旁邊的契丹人還以為他要去迎敵呢,正要出言激勵幾句,只見李承訓的橫刀一揮,正切在自己的脖子上,與此同時,正“套近乎”的六位橫刀都將士也是一刀斃敵,那六個契丹人絲毫沒有防備,中了致命的一刀,紛紛跌落馬下。
這一幕,不但出乎契丹人的意料,前後包圍的八騎也沒想到,不過他們手中的弓箭並沒有放下,那絡腮鬍子還喊道:“你等可是石敬瑭那狗賊的手下?倒會自保,可是晚了”,說著右手搭著箭尾的指頭就要鬆開。
“我等不是石敬瑭的手下!”,李承訓趕緊大喊。
“籲……”,聽到這話,那漢子終於放慢了馬速,放下了弓箭,不過手裡又多了根兵刃——一根三尺多長的竹節鐵鞭。
“我等自是承天軍李大人麾下,幹那石敬瑭何事”,李承訓又喊道。
“承天軍?李大人?”,絡腮鬍子一臉懵懂,“那你等為何與契丹狗賊混在一起?”
“說來話長……”
......
等李承訓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講,又問了一句:“你等才八人,就敢伏擊我等一十六人?”絡腮鬍子哈哈大笑,“不說你等十六人,只要是殺契丹狗賊,再多幾倍也不在乎”,“你等要去雲州招兵”,他又問道。
“然也,李大人麾下,步軍不缺,騎軍缺乏,特別是精於騎術的騎軍缺乏,大人心懷大志,常以滌盪腥羶為己任,聽聞雲州、朔州、蔚州行俠仗義之輩雲集,又多便弓馬,便命吾等北上招攬……”。
李承訓跟秋悲風關係很好,時常混在一起,受秋悲風的影響,說得一副義正辭嚴、大義凜然模樣,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似的。
絡腮鬍子卻不吃他那一套,“吾等如何信你?”
李承訓這下惱了,“信不信由你,你等去一趟平定州不就知曉了嗎?”
“還擔心的話,先派一兩個人去也行”
絡腮鬍子見他神色不對,趕緊說:“軍爺莫要誤會,非是我等不信,實在是被石敬瑭那狗賊殺怕了”,說完又講述了一番石敬瑭如何應契丹人的要求剿殺他們這種“義俠”,自己的兄弟如何損失云云。
“不瞞諸位軍爺,我等雁門十八騎是這朔州最大一股…義俠,向來是扶弱鋤強,蒙道上的人謬讚,在這雁北一帶也有偌大的名頭,沒想到石敬瑭那狗賊一聲令下,我雁門十八騎只剩下八騎了……”
說完他眼裡激憤中還隱隱有些淚花,李承訓看了也暗暗有些動容,看來這漢子倒是一個義氣深重之人。
絡腮鬍子說完先是怕了一下腦袋,“諸位軍爺見笑了,哎呀,看我這腦袋,一想起兄弟們的慘狀竟有些失禮了,雁北單廷貴,人稱單鐵鞭,見過諸位軍爺”,接著又是團團一揖。
“承天軍虞候李承訓,見過各位好漢”,李承訓趕緊還了一禮。
“李虞候,恕我無禮,你等這樣亂闖,想招募合適的騎兵,說句不中聽的話,那就是盲人騎瞎馬,如信得過我等,你等可徑直向西,婁煩關口有一小鎮,名曰新城,快馬一日即到,從那邊去朔州、馬邑、大同,更為便捷”
“你等在新城一家客棧叫做一笑天的稍待幾日,我等還有些私事,最快六日,最慢十日,我等必定前往這一笑天與諸位會合,屆時由我等引路,這招募一事當可事半功倍”
等單廷貴說完,李承訓稍一琢磨便知道他們要去平定州一探虛實了,也不說破,拱了拱手,“那就有勞了”。
等那雁門八騎走遠了,李承訓他們對扔在樹林裡的幾個契丹人的屍體又仔細搜了搜,除了一些串錢、銀兩外兵刃被單廷貴他們拿走了),還發現了一份書信。
信藏在一個蠟丸後放到了那個領頭的帽子裡,不仔細查還真發現不了。
信是石敬瑭寫給耶律德光的,一看之下,李承訓禁不住怒火中燒,字裡行間充斥著阿諛逢迎之詞也就罷了,隱隱透露的欲借契丹之兵對付洛陽之意昭然若揭。
喜歡漠唐請大家收藏:()漠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