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慮的事是最少不能讓駱知祥對父徐溫生有異心,因為偏袒之心可能讓駱知祥心生異念。徐知證知道這是個大事,不得馬虎!強壓只能收其身而收不了心。心服能使人自覺做事,而身服只能使人作事交差。
第二日,他來到大都督府見到父親徐溫,說明打算化解自己和駱知祥之間的恩怨。因為徐知證知道駱知祥對父親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人,他不想有間隙存在。畢竟是自己的人打死了駱知祥的人,按律應該抵命的。至於徐知證出面說情和官有二命之說,那只是個託辭。駱知祥表面應諾,實則心存怨恨,這樣久之會出事的。
徐溫誇他心思縝密,若能化解一點,讓駱心情平復一些也好。最少能讓駱知道徐知證很重視這事,內心深表歉意也是好的。徐知證請父親約駱知祥到大都督府一敘。
在大都督府見到駱知祥時,徐知證向駱知祥深深的躬身使了一禮,並言詞誠肯的感謝駱知祥顧全大局放了李馳一馬,然後就承上一個錦盒於駱知祥。駱知祥見徐知證如此恭敬,又以小輩自稱,再說人死不能復生,心道:罷了,罷了。
他從心裡放下了怨恨,也對徐知證的禮遇和用心很是感動和佩服。駱感知徐知證一系列的舉措都出自對自己的特別重視,所以他頓感欣慰。
他開啟錦盒,裡面有三本書,於是小心的取出來一看,是三本薛家陣法。
徐知證道:
“我此次出使,在梁偶得三本兵書,乃前唐元帥薛仁貴所著,甚是珍貴,現敬獻給駱叔,略表小侄心意,望駱叔笑納”
駱知祥面露喜色,然後輕笑道:
“難得公子如此用心,我就收下了。”說後,這薛家三本陣法之書翻都沒有翻看,就轉手交給了坐在身邊的徐溫,道“送此書來的正是時候!都督你正好南下用得上了。”
徐溫大喜,心道:此書正好親征無錫時用。
徐溫對駱知祥道:
“我先暫用,此役之後,我必還之。”
徐知證留了個心眼,他沒有把十大機關之書送給駱之祥,至於這三本陣法之書,他在出使回程時,就叫魯傳會和餘晃給記下來了,等有時間再書寫下來。
徐知證問起了蘭天斗的去向,得知大都督徐溫安排蘭天鬥和燕北等一干人作為先遣軍檢查使去了無錫,先遣軍也就是個偵察兵,是刺探敵情的,有別於先鋒。帶檢查使頭銜,又可監察前方指揮官而督其戰。
此次蘭天鬥之行,既要了解敵方情況又要了解前線己方情況!
徐知證頓足急道:
“他怎麼能作先遣軍檢查使呢?作個先鋒尚可!”
大都督徐溫道:
“蘭天鬥此次出使又能全身而退,再說我看那燕北是個精明之人,他們應該能勝其任的!”
徐知證無奈,著急也於事無補,只能希望蘭天鬥和燕北自己小心行事了!因為刺探敵情是個細料活,是要深入敵後的,是危險重重的。督察前線指揮官也是個細活,官場如戰場嘛,弄的不好自己的命就會折失在自己人手裡,歷史上出現自相殘殺的事件很多。
喜歡徐知證傳請大家收藏:()徐知證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