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證以點、線、上弧線、下弧線、圓等等代表9個數字。
徐知證又道:
“以這些圖形符號來代表數字,然後以這些圖形符號再以繪製山水畫的形式傳送資訊,我想別人不會發覺其中奧秘的。以紙張的左上角為第一個字的開始,然後從左到右連續蛇貫而行的畫出圖形符號,這是規定的作法,大家以此次序循之!以後我還要教你們以手指動作和眼眉的動作來分別代表這9個數字的方法,還有火光、聲音以及旗幟來代表這些數字的方法!”
隨後他又情緒激昂的說道:
“這次出使,大家要全力以赴,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路來去都要畫出沿路的地圖!儘可能的詳註這裡的一切有用情況,每天晚上都要把各自所畫的地圖交給我統一儲存。去時我們儘量要做到低調,回來時一路殺他個天翻地覆!將來你們都是我大吳的棟樑,會封你們領軍各鎮一方!”
就在徐知證為出使晉國做準備時,探子紛紛來報,說吳越王錢鏐派諸軍都指揮使錢傳瓘,備戰艦五百艘,集有數萬人,有自東洲攻吳跡象。
徐知證被急招至揚州,吳王令其即日出使晉國。徐知證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徐知誥把美女、銀兩以及所用之物都準備就緒。
打算第二天出發,可徐知證總是心神不寧,總感覺有些事要解決,於是他把李馳叫來,在出使的銀兩中抽出一千兩於李馳作為活動經費,主要用於開設客棧、酒店用。客棧和酒店就是眼線,世間有很多的資訊都是從這裡獲取的。還有外來之人都要吃飯和住宿的,這酒店和客棧如果在適當的位置,那就是一個監視視窗。還一個原因就是能爭取資金的來源,辦事沒有銀兩是不行的。
這個事辦好之後,他還是心寧靜不了,徐知證終於找到了不安的原因,於他問起了吳彩兒,因為這段時間事務太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問津吳彩兒的事,有時想起來有種莫名的焦慮。
李馳說吳彩兒跟著李奔在揚州開了一家客棧,吳彩兒在酒席間有時作為琴師弄樂為酒客助興。
一想到吳彩兒,徐知證心裡不知道是什麼味,說不清也道不明,於是他就找到了那家客棧。
在客棧外就聽到低沉的慢節奏的箏聲,悠悠揚揚中帶一種悽切無奈的愁緒。徐知證不由自主的就進了客棧的大門,一進門就是一大廳,廳兩邊有幾張桌子。現在是午後兩點多鐘的樣子,此時這裡食客很少,幾張桌子只有寥寥幾個客人,這些客人陶醉樂中,並偶爾端起茶杯慢慢品杯中的茶水,有時有客人還和著箏聲興致的打著節奏。
這裡很安靜,除了繞繞飄飄的箏聲,沒有其它的嘈雜聲。徐知證找到一個邊角處的臺邊坐下,剛一坐下,小二就輕輕的上了一壺茶,並小心的慢慢斟上,然後就很禮貌的伸著右手示意客人慢用,然後就悄悄的離開了。
“這裡真是個好地方啊,修身養性的好處所,以後得閒,定整日消遣於此。”徐知證心道。他沒有看到吳彩兒,箏聲悠揚著從上面的樓上傳來,他看到二樓平臺上吳彩兒的髮梢。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路,豈知春將暮。百草千花香滿路,駿馬系在誰家樹?
常淚倚樓頻獨語,雙燕來時,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依依夢裡無尋處。”
徐知證聽之感慨萬份,進退不知何滋味。躇躊之餘,一女子來到他面前,見之乃吳彩兒丫環鈴兒也。
鈴兒細聲道:
“我家小姐有請。”
吳彩兒身著一身粉紅色的衣服,好似消瘦了很多,她遠遠的就站了起來,身子搖晃了幾下,有種弱不禁風的樣子。她盯著徐知證看,眼中漸漸溼潤了。
辭別的話還是要說的,當徐知證說出要出使晉國,不知何日而歸時,吳彩兒終於忍不住淚湧了出來。之後隨便徐知證如何說此路如何勞累及兇險也無濟於事,執意要同行,她說自己跟李奔學會了騎馬,最後丟擲一句:
“死而無憾,不怨他人!”
最終,去晉國的使者共十二騎。身懷各技的八騎以及徐知證和蘭天鬥還有吳彩兒和被封賜為郡主的婉貞。
徐知證仔細端詳了婉貞郡主,這次出使非同小可,他要對每個人都要加以考察。婉貞郡主長得略胖,身材也算適中,s形的身材,更顯得飽滿,看了身材給人以慾望。特別那張娃娃臉,一笑一對酒窩,還有那雙的眼,時常如月兒彎彎向上翹,看相貌就感覺到是個開心的人,是個不知愁慮的快樂人。
“這也好,她少一些煩憂就少一些痛苦,希望李存勖以後能好好待她。”徐知證心裡這麼想著。
這次出使晉國,徐知證沒有底,心中忐忑不安,此時又不能表露出來。身為主帥,不能有一點膽怯顯示出來,不然會影響士氣。他有種壓抑感,胸口上像壓著一塊大石,感覺很難受。
他突然在懷疑自己,懷疑自己內心不夠強大。
一行人默默的向前賓士,只聽見急促的馬蹄聲。他只能抽打馬兒,讓一路狂奔的氣氛隱去心中的焦慮,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責任重大。
身後有馬嘶,徐知證聽到了,一會兒就聽到後面有人在高聲喊叫----
徐知誥氣喘噓噓的一馬馳到徐知證面前。原來知誥是告訴他在前面的鎮上安排了一隊商隊要於知證同行。這商隊很多年就走大梁這條道,對梁國風情很瞭解,這是一點,最重要的一點這個商人馬志遠在梁地有商號,而且還和那一帶的官、商都有交情。
這樣一來,徐知證等一行人就有了合法的身份,一路上的盤查可省去了很多麻煩。
徐知證不得不佩服知誥的能力,心裡很是敬佩,不怪徐知誥在大吳遊刃有餘,不管舊臣新將都聽命於他。此刻他心情突然開朗起來,一身的輕鬆。
最主要的是徐知誥的一句話,使他心裡很踏實:
“你見到李存勖,曉以利害,他定會策應之,李存勖會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徐知證想想,的確就是這個道理。
喜歡徐知證傳請大家收藏:()徐知證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