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間徐知證來到徐知誥府問明如何禦敵,知誥就說了兵力排程情況。徐知證很是憂慮,道:
“這種一對一的作戰,勝算難料。大兵壓在升州,又不能調動。再說我無錫守軍寡而有疾,根本抵禦不了吳越的首次進攻,還有彭顏章兵力也不足,對無錫地理又不熟,還在等有變時再出發,這不貽誤戰機嗎?應該大軍先行,依險而戰還有些勝算。兵力不夠就要依賴地理條件啊,至所以搶戰險要之地就是這個原因!”
徐知誥道:
“大家認為吳越不可能出兵啊,大軍一動,就勞民傷財了,所以靜觀其變。”
“兵要動!還要常常動!不動!兵就懶惰了!就是吳越和我大吳沒有戰事,彭彥章也要揮師東進,一來可鍛鍊大軍的神速,二可震懾吳越,讓吳越不敢輕舉妄動!”徐知證嘆息一聲又道“如果能再調他處兵共擊之方可勝算矣。”徐知證在內心認為吳越定會出兵攻吳。
其實作戰者大多數是兵力不足和糧草不濟,這是戰事的通病。一方兵守一方地,相互牽制,哪能抽兵共敵?至所謂一個蘿菠抵一個坑。
現在吳國面臨兩面開戰的局面,勢態很嚴重。這時徐知證突發奇想:
“如果我們能說動北隅晉王李存勖出兵就好了,哪怕是疑兵,這樣朱友貞就不敢輕舉南下,我們就能抽調北方防禦之師東渡,可一舉擊潰錢鏐大軍。”
此建議被送到徐溫處,徐溫大喜道:
“吾兒知證真奇才也,這建議可抵十萬雄兵!使者非吾兒知證莫可。”
當即奏明吳王楊隆演,即刻封徐知證為升州刺史,並儘快出使晉國。既然出使他國,官職是不能低的。
徐知證急忙到處蒐集關於李存勖的資訊,商人還有遊民等都是他詢問的物件。他要了解李存勖的為人,這樣好對症下藥。
徐知誥知道此事後就對徐知證道:
“李存勖性烈好鬥且喜色,女人易左右之政,其妻喜珠寶,但守財而過之。”
徐知證大喜,他在民間也蒐集到李存勖勇猛過人還喜交天下英雄好漢,這李存勖還有個嗜好,他特別喜歡看戲,興起時還於伶人和曲舞之。
徐知誥又道:
“你可譴美女以及珠寶等,先投其性,然後圖之。”
徐知證道:
“美女和珠寶,哥哥準備吧,美女選備條件首選要有才藝,可舞可吟。珠寶要翡翠飾品還有絲綢及瓷器。我選備出使的人。”
徐知證和蘭天鬥快馬加鞭趕往虎頭嶺,因為時間緊迫,他在和梁國的使者李道凡賽跑。李道凡估計快到吳越了,而他們還在準備。徐知證那個急啊,時常心裡發慌。既然接了這個差事,知道自己此行的份量,他肩負著吳國的存亡。
他要到虎頭嶺選拔出使晉國的人員,此次出使要過千山萬水,最要命的就是要借道梁地,一路上定是千難萬險,所以一定要選自己信得過的人還要選意志堅強的人。
他現在到任何地方都要帶著蘭天鬥,透過趙家莊一役,他知道蘭天鬥對他最忠誠,也最勇猛,同時還很機智果斷。
當他們到了虎頭嶺時,這裡早已人去寨空,眼前一片蕭條,寨內練武場上雜草叢生,屋門虛隱著,門前都有蜘蛛網了,這情景讓他很是感慨。但他很是欣慰,因為李馳、李奔二人沒有讓他失望,對自己是言聽計從的,心想以後一定重用之。
正在他們尋找線索時,他看到外面有人在向這裡窺視,後來才知道是李馳的引線,就是來接他們的。那人說等了很多天,也看到官兵追查到此。看那人滿面風塵的樣子,徐知證很是安慰了一番。他心想以後不能安排人來接頭了,而應該在一處設個暗記來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