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孔子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只見筆法蒼勁,運筆一氣而下,林楓看到,不禁讚歎道:“好字!”
那人聽他這樣說,回頭道:“小兄弟,不知此字好在何處?”
林楓微微沉吟道:“我觀此書,運筆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中間無絲毫停頓,當真是神妙絕倫,書中似有微微酒意,莫不是做此書之人乃酒後所書。”
那人笑道:“想不到,小兄弟年紀輕輕,對書法竟有如此見識,不錯,這書乃是莊主酒醉而書,醒來後再書此句,無一副有此意境。”
林楓謙虛了兩句,走到一張目錄上,提筆就要下寫自己的名字,剛寫一個木字,突然想到自己要隱藏身份,微一沉吟,寫下木林兩個字,他把自己的名字拆開來寫,把後面的風字去掉,
那人剛才見他對書法頗有見解,湊上去看他出木林二字,字跡秀美,力透紙背。
不禁讚道:“木兄弟,小小年紀,不但對書法見識不凡,字也寫的如此漂亮,當真是英雄出少年,不知師承何人?家緣何處?。”
林楓道:“兄臺過譽了,不瞞您說,我自幼跟著一位鄉下先生讀書,父母雙亡後,我一人在外流落江湖,衣不遮羞,食不果腹,見過一些書畫,加之我個人對書法頗有愛好,就在這上面下的功夫比較多。那敢稱得上不凡?還沒請教兄臺尊姓大名?”
那人見他衣服上灰塵頗多,看來已經有多日不曾清洗了,完全符合流落江湖,衣不遮體的標準。也沒有多追問。
微微一笑道:“我乃孟莊主座下第五弟子,名叫周凱。”
林楓忙道:“原來是孟莊主的高足,失敬失敬。”
只聽周凱道:“木兄弟,年紀輕輕,就見識不凡,佩服佩服。”
林楓道:“周兄謬讚了,我知道這是魯地三年一度的盛事,過來見識見識。”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林楓從孟義莊出來,找一處城東一處殘破古廟住下。
三月初三,清晨,微風和煦,遠處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林楓心中有事,無意眼前景色。徑直向孟義莊走去,只見一路上有三三兩兩的人群都往那裡走去,走到孟義莊門口,只見門口已經聚集了一群人,看這架勢,最少有百十人。
眾人正在議論紛紛,忽見從孟義莊中走出一人,面容清秀,面帶微笑,正是周凱。
只見周凱走到眾人門前,朗聲道:“感謝諸位對孟義莊的厚愛,來參加三年一度的招徒大會,聖人有言,授業要有教無類,但老人家也言道,也要因材施教,家師所學,高深莫測,非一般資質不能修習,故家師有三不收。”
林楓聽孟義莊處處帶三,想來是孟賢特別喜愛這個數字的緣故。
人群中有一老者接道:“敢問小哥,何為三不收。”
周凱道:“品行不正者不收,資質不佳者不收,年紀太大者不收。”
那老者又接道:“似我這等五十有八,收不收?”
周凱笑道:“老人家,說笑了,超過十八歲,敝門一律不收,招收的只是本地十到十八歲的少年。”
那老者呵呵一笑道:“四十年前一十八。”
眾人一聽,都大笑。周凱聽到這老者的嘻笑之語,知他並無惡意。也沒有再介面,轉頭對眾人又道:經過篩選,符合年齡條件的有六十八人,請叫到名字入內測試,說著拿出那本名帖,開始唸了起來。林楓看身邊多了許多孩童,不少還有家人陪同,家人面露期許及緊張之色,看是對這這次考試比較重視。
林楓只聽到周凱唸了一句木林,應了一聲,看那周凱對著自己正面露微笑,就走了進去。
右轉走到了三人行館處,只見館門口早站著兩人,一高一低,兩人約有二十五上下,身形消瘦,低個之人,身子較胖。
待眾人都進去後,只聽高個之人道:“諸位都是年齡上符合條件之人,行館內已放有紙筆,諸位自行答題,不得交頭接耳,以半炷香為限,最快完成二十人進入下一輪考核。”
喜歡江湖風雲錄之斬龍訣請大家收藏:()江湖風雲錄之斬龍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