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甜水村自前唐末年先人定居當地後,歷代就一直流傳著有關寶藏的傳聞。
要不說亂世過後寶藏的傳聞似乎總在深山裡能聽到一二,那都是因為唐朝本就是萬國來朝的富裕,而後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戰亂,門閥世家四散凋零各支都流落遷徙四處,有關那些大家族的巨額財富的猜測不時總在民間流傳。
幾百年過去,仍舊會有貪心人窺覬那些不知流言裡的財寶。孫班主祖上正記載過一些藏寶地,其中之一便是甜水村所在。
在二十二年前靈雲班與江湖人合作,戲班謀取村裡人的信任,借用寶藏傳說裡祥雲東來取寶人至的傳聞,勢必要從甜水村裡挖到一點什麼。
“混賬!”包拯快速地將孫班主的記錄翻閱下去,其中寫到二十二年前甜水村的村長在深信靈雲班的情況下真的說出了寶藏之事。
深山裡的甜水村加在一起也就八十來人,他們的祖輩本是為了守護主家的財産而在山裡隱居,只是時光變遷主家遲遲不來人,那些金銀珍寶便也埋在了山林裡。靈雲班與其所勾結的江湖人趁勢挖出了所有寶藏,那一筆寶藏能夠供他們揮霍幾輩子不愁,正是因為數量巨大盜寶者內部發生了分歧。
綠林盜匪想要除去靈雲班獨吞寶物,更是一不做二不休召集來了幫手放火燒山,把甜水村的知情人也都給弄成不會說話的死人。
變故突生裡,孫班主之父拼死一鬥,他用幻術牽制住了盜匪們,沒敢再貪戀寶藏便讓孫班主與戲班的三人逃出了深山。
孫班主額頭的彩字正是其父臨死前所刺,是讓孫班主牢記這一樁錯事,此後不再使用莫測的幻術,僅僅是以表演為生的彩門中人。
事後,孫班主打聽了甜水村的情況,村長啟動了前人留下來的對敵陣法,村子裡的人與盜匪一眾同歸於盡,而深林大火熊熊燃燒,最終此案被定性為盜匪入村搶劫,雙方在火勢裡全滅的結局。
甜水村之事後,孫班主不再貪求錢財,他與活下來的三人組建了彩雲班,雲遊四地只以簡單的表演為生。誰都不願意在去回想那場深山裡的罪孽,他只將當年事情與幻術古書一起藏在了木盒裡,隱約覺得某天或許會迎來大難來頭,那麼這就成為了最後的一份記錄。
至於為什麼要把木盒子埋在笙井裡,孫班主並非無緣無故地將臨時落腳點租在醉紅樓之側,而是因為奇門之中隱有傳聞這一帶曾是聚靈處。
顧名思義,身懷異術的人會在暗中聚集交流,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帝都皆有那樣一處地方。宋朝定都汴梁,這裡也曾往來過一些奇人異士,卻是不如前唐能入出宮廷,特別是趙普治罪幻術師侯莫陳利,在其死後民間奇術就更加隱匿而收斂蹤跡。
孫班主不曾寫下他是否在汴京遇到了奇人奇術,但自從二十二年前犯下血罪,他總隱隱擔憂某天遭到報複,便是提前將木盒埋到了井底。
他寫明不論是否在汴京遇險都不再帶走木盒,他已經五十又七早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半隻腳已經跨入棺材,有些事情如果真要來就讓它來,而木盒子會否重現天日便也交給命運。
月枕石讀到最後冷笑了一聲,見鬼的命運,如果孫嵩真的悔意滿滿,他為什麼不早一些投案自首。
“也許彩雲班入京不是隨意的選擇。孫嵩可能意識到有人要對他們下手,或者他是來京城尋找幫手,這才有了所謂地住到聚靈地醉紅樓附近。從結果來看,我們不妨推測孫嵩與彩雲班裡的六人沒有逃過一劫。”
木盒子給出了彩雲班被滅的前因,這個戲班子一共十人入京,而夷山只埋了七具屍骨。孫班主寫得清楚,一同從甜水村之變裡逃出來的三人,至今只有一位老夥計還留在戲班。而孫班主的幾個孩子早夭,如今的十人戲班子,有三人是後來對外招的,還有五人則是當年一同死裡逃生三位夥計的後輩。
這正與夷山埋葬的七具屍骨對上了,包括了兩位五十來歲的老者,還有五位二十多歲的年輕男人。至於戲班外招的三位,以兇手的兇殘程度放過他們的可能性很小,恐怕草草殺了而沒有做淩遲片肉與精心埋屍。
前因已知,但是後事未明。問題又繞回來了,兇手是不是簡友嘉?簡友嘉的真實身份是否與甜水村村民有關?他從哪學得一身本事,又是怎麼摸清了彩雲班的動態?
以如此狠辣的手段殺人分屍埋骨,兇手真的是報複結束就收手,不會繼續大開殺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