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面吃完,天很快黑了下來,表哥和三堂哥結伴一起來,直到現在,兩人才知道陳楓帶著兩個小的去了山裡,不過有張誠同行,兩人就簡單問了一句,然後把三斤和小鈴鐺接回了家。
張誠和張諾父子倆也沒有多待,同樣回到了自己租的鋪子,還需要打理一下,買點生活用品。
幾人回來的很快,走的也很快,陳楓洗完鍋碗,坐到工作臺前,心緒才真正平復了下來。
這一次全力出手的經歷對他來說同樣很寶貴,有多東西需要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還是伴隨著摺紙更好。
隨手拿起放了好幾天的半成品九層寶塔,陳楓一邊繼續折,一邊歸納總結。
先不管有什麼收穫,最重要的是要整理出一套,能夠有效幫助三斤和小鈴鐺入道修行的方案。
既然答應了兩人,陳楓自然要認真準備,方案怎麼做,怎樣才能契合兩人,又對自己的修行有啟發,其實他已經有了想法,不過他還是決定先總結總結,因為這次巫山之行,收穫真的太大了。
先不說其他,只說調動全部的元神之力和靈力,這個過程,就是之前完全沒有體會到的經歷,陳楓第一次發現,元神之力原來是這樣的,靈力原來是這樣的,兩者融合後原來是這樣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樣是哪樣,他其實也說不清楚,這是一種所有人都不同的明悟,理解了,就是你的,沒理解誰也教不會,每個人都不同。
陳楓感覺自己理解了,這一理解,其他的不說,元神之力和靈力的利用效率頓時提升了一截,再實驗之前的摺紙,消耗只用一半的靈力。
牽一髮而動全身,透過感知調動元神之力,融合虛幻店鋪和現實店鋪的速度也快了一倍,就是吃飯的時間,便又融合了一塊磚。
不僅如此,透過這份明悟,陳楓對於修行的本質,同樣有了一絲瞭解,利用這份瞭解,結合元神之力和靈力,他再開發法術也會簡單許多。
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只能像開發隔空取物一樣碰運氣。
當開發出法術後,必定會反饋經驗和感悟,又能利用這份感悟加深對修行本質的認識,然後再比開發法術。
如果不想開發法術,也能進一步理解靈力,元神之力,同時可以推測出兩者和修行境界之間的聯絡,就算推測不出全部,也能理出一條脈絡。
這也是陳楓引三斤小鈴鐺入道的前提。
只有知道了修行境界和靈力,元神之力的關係,他才能從兩人的喜好入手設計,透過做喜歡的事,活躍元神,然後自發地引動空氣中的靈氣,完成入道。
只是要做到這一步,還有最關鍵的兩點,便是元神如何自發引動靈氣?又如何約束靈氣淬鍊體魄?
兩人畢竟是普通人,即便元神活躍,也只是精神更加集中,難以主動控制元神,就算能控制引動的靈氣也毫無章法,根本束縛不住。
這個問題,這次烏山之行後,他同樣有了特殊的解決方案。
喜歡我折的紙人有點強請大家收藏:()我折的紙人有點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