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俗套的設定,但是當這種設定真正成為親身經歷時,又讓人無可奈何。不過無奈之後,生活總是要繼續,冷暖只能自己知,總要有個念想。
望著從烏山頂上漸漸露出身形的太陽,陳楓恍然間回了神。
他其實不常回憶,或許這次是年關到了,或許是其他的原因,不過當回憶來了,他也不拒絕。
事情已經過去了3年多,時間已然淡化了痕跡,不過心底的印痕卻越來越深刻,深刻的永不會忘記,深刻的有種順其自然的灑脫。
退一萬步說,飛機也只是飛往了不知名的地方,對於父母來說,可能是另一種旅行?至於雙腿,肇事司機不差錢,賠償款這輩子夠用了。
轉動輪椅手推圈,陳楓將放在腳踏板上的垃圾袋,分類扔進了街尾的垃圾桶中,垃圾分類利國利民,烏山景區雖然不出名,同樣以身作則。
再次轉動手推圈轉彎返程,太陽已經冒出了頭,清晨的陽光不冷不熱,照在身上,驅散了黎明的些許露水氣,周圍的商鋪也有了動靜,陸續開了門。
“小楓怎麼不多睡會兒,這麼早也沒什麼人。”
“是啊,最近遊客越來越少了,咱們烏山本就不大,前幾年佔著原生態景區的噱頭到還行,近幾年不行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誰說不是呢,不過市裡似乎要進行二次開發,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好點,看看有沒有起色。”
“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大家還是先照顧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能不能多種點好菜出來,賣個好價錢。”
“也是,還是三爺心裡敞亮……”
陳楓一路笑著打招呼叫人,也不插話,就聽著眾人談家常,這種鄉里人特有的家裡長短他最開始也不習慣,但漸漸地,也能融入其中。
前些年烏山規劃風景區,位於烏山腳下的烏山鎮也自然而然發展了起來,雖然也不是什麼大機遇,但每家每戶在自家門前賣點景區紀念品還是可以的。
雖然烏山景區不怎麼知名,近幾年更是沒什麼知名度,但至少環境不差,每年還是有一些遊客前來,紀念品生意也過得去。
再加上烏山山好水好,種出來的菜也有一定知名度,烏山鎮人民淳樸,口碑自然越來越好,不僅各種菜農過來進貨,有時候也會有人專門過來買點菜,體驗農家樂。
兩者相互結合,烏山鎮不說富裕,生活也越過越好。在這種大環境下,最近也有不少外出的年輕人返鄉尋找機會,總體來說發展的不錯。
街尾距離陳楓家不遠,一路慢慢地轉動手推圈回來,也不怎麼費時,烏山鎮相比大城市,還是多了幾分學不來的閒適和悠然。
陳楓家的店鋪稍微正規一點,不是直接在門前擺攤,而是將客廳直接改造成了店鋪,門上掛個店鋪的牌子,也有幾分正式。
烏山摺紙藝術品店。
名字很普通,賣的東西也很普通,只是不怎麼常見,這是一家賣各種摺紙藝術品的店鋪。
喜歡我折的紙人有點強請大家收藏:()我折的紙人有點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