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近辰時。見天烏雲薄遮,時而陽光明媚,時而細雨紛紛。故而街上行人大多有披著蓑衣的,戴著斗笠的,又有帶著傘未撐開的。
坐在車裡頭的人忍不住外頭的熱鬧,一一都撩開簾子望著車外頭。只見街上行人來往不斷,密密麻麻、熙熙攘攘。
有挑著擔趕路的,有牽著牛車運貨的,有提著籃子牽著小孩的,還有趕著毛驢拉板車載人的,更有大戶人家坐著馬車行路的。
出了街,便是京中河,要往郊外,便得經過河上橋。
這橋上兩旁也有好些小商販,還有駐足於橋上觀河望遠的。
河邊岸上,有柳樹成排,有鮮花為地。岸邊,再往上便是一處闊田地,有奇石為桌椅,有閒人在此坐談吃茶;旁有小孩玩耍放風箏,還有踩在鞦韆板上盪鞦韆的姑娘...
今日之郊外,有京中街之景,郊外熱鬧如同市集,可稱城外城。
馬車行了半時辰,可算到半山處了。溫家人也終於落了地;姑娘郎君們更是迫不及待的叫著女使小廝速把後車帶來的東西都搬出。
早幾年前,溫衡便在溫家祖墓處旁立了一亭子,亭大小可容納數十人,是為避雨所建。
而此墓地雖寫著溫家祖墳,卻不過是一個衣冠冢。真正的祖墳是在潮府老家。
溫衡是個有孝心的,為了不缺每年這一祭拜,早在得知自個兒要在京城落根,便在此立了衣冠冢。以便世代子孫祭拜祖先,惦記祖先,不忘祖先。
女使小廝將物品搬了一半到亭子下,有拜的用的玩的。
老夫人被君母和大姑娘攙扶著落坐,這還是老夫人頭次來。
主君雙手叉著腰,看著墳上長滿野草,草長遮蓋墓碑。溫衡一臉見著笑笑,後自個兒擼了擼袖子,上前去理了理。
“父親,彧兒也來!”八哥兒掙脫開三姨娘的手,直接跑去主君身旁,蹲著身,用手將墓碑上的沙土抹去。
溫衡見此嘴角一笑,說道:“吃了清明粿,是長大了不少!”
幾個姨娘站在亭內陪著老夫人說說話,君母指使著下人們做事。
小廝女使有的給伺候吃食,有的幫著溫衡清理四周雜草,也有的負責將祭拜物品有序放墳前,以便一會祭拜。
二哥兒四哥兒又到附近的小河處尋找舊年那隻野船隻,那是他們每年來都會去劃的船隻。只是船隻荒廢多年,安全性難保。
此小河也不長,可見頭尾,水也不深,且清澈。故而溫衡才沒阻攔。
幾個姑娘們也到一旁玩去,大姑娘與三姑娘放著風箏;六姑娘在樹上蕩著鞦韆,七姑娘則等著六姑娘下來,她也想登高望遠。
老夫人看著連連笑出聲來,她望了望幾個姨娘,只見她們也看得津津有味。故而老夫人說道:“一年難得幾日,想玩便一塊玩去,不用陪我這老婆子!”
幾個姨娘聽著心喜,可又不敢起身前去,老夫人知道她們有所顧忌,又說道:“我瞧著後頭可是帶了好些玩的...誒,我那棋盤可也帶來了?”問衛媽媽。
衛媽媽點頭:“帶了,老夫人”衛媽媽指使身後的女使去給搬來。
喜歡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請大家收藏:()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