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兒四哥兒待一塊練字,也怪為難他們”大姑娘有些不好意思說。
“這個彧兒雖是懂事了些,可也是越發的淘氣,妾如今也實在難管教他了”三姨娘也頭大得很,成天是被小八整得頭暈目眩的。若不是四哥兒有他辦法,真真不知該拿他如何是好。
“待科考,沈家書塾也就散了,這彧兒如今也該給請個先生教書了”老夫人說。
“這事,兒媳倒是有與主君提起過,主君也答應了,正在替八哥兒物色先生呢!”君母說。
“甚好...就請家裡頭來,姨娘也好看著他點”老夫人提議。
三姨娘點點頭:“老夫人說的是!”
這會七姑娘也到了。便開始做粿子了。
前些天,二房送來的鼠麴草如今便可用上了。
後廚的幾個媽媽先是將粘米粉、糯米粉和水摻和好,三摶兩捏,手壓成餅放水裡煮熟。後撈起放溫,再散鼠麴草一起揉摶均勻。
像年前做紅桃粿一般無異,只是後廚幾個媽媽先將粿團弄好,再直接抬去給老夫人她們直接用。
幾個女使依舊替姑娘們綁好袖子,待女使們給上了水盆,淨手擦手,這就準備可以上手。
後廚幾個媽媽依舊提著一個冒著熱煙的大鍋進來,再將鍋裡邊的粿團分給各位姑娘姨娘;將粿團放小石缸內,又給滴了幾滴香油,姑娘們便開始動手起來。
相對上一次,還有江嬤嬤之前教學,姑娘們現在是張手就來,完全無任何困難。
老夫人看著心慰,心想總算是教會了;君母就坐老夫人身旁,君母更不用說,她可是老夫人親傳,那做起來叫一個溜。
緊接著,幾個女使便端來各種餡料,與上次做紅桃粿的陷無異。有綠豆碎,花生碎攪砂糖,油炒香菇碎,蝦米幹,半熟香米等餡料,還有兩大筐新鮮採摘的水葫蘆葉...
女使還給姑娘們分發幾個木雕粿型印,這次的粿印還多了幾個圓型的,做出來像月餅一樣,只是相對比月餅要薄些要寬大些。
當然,也可直接上手,捏成一個鼓起來的小包,像龜殼一般。民間俗稱為龜仔粿,便是這個的由來。
這次都無需老夫人怎麼教,一會功夫,姨娘姑娘們便做了好些個,且個個做得甚是好看,也不歪扭。
君母幾個人一起做了幾圓簸箕,一簸箕放滿清明粿,女使便給蓋上麻布,將粿帶去後廚蒸熟...
直到近午時,老夫人屋裡頭才逐漸有人離去...
這會院子又下起雨來了。
喜歡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請大家收藏:()春曉春曉滿院綠楊芳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