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川連忙道:“奴才一定盡心竭力,絕不讓太後失望。”
陳太後笑一笑,揮手道:“行了,下去塗點藥,否則起了泡可就不好走路了。”
在馮川千恩萬謝的離開後,秋月輕聲道:“太後,您真相信他?”
“怎麼,你不信?”陳太後睨了一眼空茶盞,秋月會意地重新沏了一盞,“雖說他這會兒對太後您恭恭敬敬,連炭盆也肯踏,可到底是齊國人,這心思必定不在咱們這裡。”
陳太後徐徐吹著滾燙的茶水,“馮川是一個聰明人,而越是聰明的人,越不會在意自己的身份,對他們來說,利益才是最要緊的。”
“這倒也是。”秋月點點頭,隨即又遲疑道:“奴婢就怕他是一頭養不熟的白眼狼,野心太大,不滿足您給他的利益。”
陳太後唇角凝起一個冰冷的笑容,“真到那個份上,就由不得他放肆了。”頓一頓,她道:“你去一趟長信殿,請皇後過來,就說是商談皇帝禦駕出征一事。”
秋月一怔,“這事不是該去陛下商談嗎?”
“皇帝是哀家生的,他什麼性子哀家最清楚,就憑哀家一個人,勸不了他。”
“可是……”秋月瞅著她,欲言又止。
陳太後最見不得這種神氣,不悅地道:“有什麼話就說,吞吞吐吐的成什麼樣子。”
“是。”秋月應了一聲,輕聲道:“皇後對您一直有成見,只怕她不會聽您的話。”
陳太後冷笑道:“她何止是對哀家有成見,簡直是恨之入骨。”
秋月疑惑地道:“既然太後都知道,為何還要……”
“她恨哀家不假,但她對皇帝確有幾分真情,事關皇帝安危,你說她聽不聽?”
秋月恍然,“太後英明,奴婢這就去長信殿。”
果然,沈惜君得知後,沒有拒絕,隨秋月來了靜芳齋,與陳太後商談至傍晚方才離去,在她之後,陳太後又陸續召見了易氏、容氏等人。
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古語有雲“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所以在這一日,家家戶戶都要煮上一鍋臘八粥,宮中也不例外,禦膳房還有各宮各院的小廚房一大早就熬上了。
靜芳齋東花廳中,馮川舀了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遞到陳太後面前,恭敬地道:“太後請用粥。”
陳太後看到粥裡的一抹紅色,蹙眉道:“放了紅棗?”
秋月在一旁道:“廚子知道太後不喜歡紅棗的味道,哪裡敢放,那是紅豆呢,取一個紅紅火火的意頭。”
“總算他們沒昏了頭。”確定粥裡沒有紅棗後,陳太後方才拿起了勺子徐徐吃著。當年先帝還在,衛太後尚是貴妃的時候,最喜歡的一道粥點就是紅棗銀耳羹,有一回陳太後也在,就陪著吃了一碗,吃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紅棗太甜,哪知就惹了衛太後不高興,自那之後,天天命人送
一碗紅棗銀耳羹到陳太後屋裡,並讓宮人親眼看著陳太後吃完再離去,衛太後是一品貴妃,陳太後只是一個小小宮嬪,根本不敢違背,就這樣,她吃了整整一個月的紅棗銀耳羹。這件事導致她後來對紅棗深惡痛決,別說吃了,連看都不想看。曾經就有一個廚子,因為忘了陳太後這個忌諱,在老鴨湯中用了幾粒紅棗,被陳太後痛打一頓,趕出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