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去未移時中)
江南群公宴請林仁肇,只說是國主一向贊賞林將軍,特此設宴。
謳吟彈唱之間好不快活,忽地一杯不清不白的酒液下毒,就此斷送三千裡山河。
李從善反倒是終於鬆了口氣,今日終於除去了江南的心腹大患,他北上雖然受到鄙夷扣押,如今這種叛徒終於死得其所,李從善想來自己此行也算是值得。
他縱使再不及李煜自幼三千寵愛被眾人高高捧起,也是皇子,也是一生平順不曾受過丁點氣的,這次擺明瞭差點讓上朝扣留還不是因為江南總有這些叛徒賊子,李從善越想越是憋悶,非要出了這口惡氣才罷。
如今林仁肇已死,訊息放出去,便按照小長老暗示於自己的意思,不聲張,只言是他心中有鬼,群公設宴之際惶恐不已自行了斷了。
明眼人誰不知道,立時外面聲浪頓起。
宮中一方佛寺隔開俗塵與幽寧,李煜一如往常跪在佛前,小長老將那些關於林仁肇的摺子都壓下,他看不到,如今竟然全需倚仗自己一個世外之人,想來的確可笑。李從善的性子也的確是算得極準,像他這般雖為皇子卻也一直不涉及皇位之爭久居屬地的國公,哪裡鬥得過宋人的氣勢,這不就是親手了結了自己最大的防護,殺了林仁肇,南國還有何人值得畏懼?
庭院之下菊花瑟瑟,秋風再過,怕是就要落盡了。
快了,快了,他很想知道,她過得好不好,就快要能夠回去了。
取了昨日那方子進去,言明今日已經暗中問過,確是醫治李煜症狀的方子,“國主若是仍有疑慮,不妨命禦醫在殿外回複,也可放心。”
李煜閉著眼目,“不用了,事到如今也成事實。”
小長老倒也是真的按皇後的吩咐尋了那位可靠的禦醫去交付探問過,只不過說的時候都忽略了他眼生異狀,旁人去問自然問不出什麼,哪裡敢說是給重瞳之人服用的,若是說了豈不是走漏了風聲,如此自然無人想得到莨菪的問題。
而李煜見不得光亮,一語光影便頭昏暈眩,若是長時間身處黑暗中反倒是能略略好些,如此本是眼目血脈無礙,只不過是勾起了病症散了瞳色。
眼下顧不得這許多,李煜在等趙匡胤一個答複。
汴京此方,燻風門外。
行館落成,黃綢終於揭下,滿世皆驚。
不是蜀中風韻,全然是……
百姓圍觀,街頭巷尾便傳言更甚,竟然是江南宮室。如此想來江南之仗勢在必行,這一次聖上是真的下了決心。
趙匡胤曾於南國之中,雖然未曾真的有機會親至金陵皇宮,但是江南一貫素愛昭彰,皇宮建得雕欄畫棟極是高低別致,縱使於金陵之中也可大致窺其一二,何況城中引水等等細節走向百姓也俱是知曉,他早便是牢記於心的。
他今日站在行館之中的最高樓閣之上俯瞰全景,果然與自己當日於笙鼎樓上縱身而下那一瞬所看到的景象一模一樣,感慨諸多,半晌終究是長長舒出一口氣,這行館全然仿製了金陵皇宮,連這最高點也是像極了玉霄閣。館中一花一木俱是江南運來之物,必是細心養護才得以成活。
他是費了心的,如今站在這裡卻又覺得自己可笑。
群臣不敢多言,陪著聖上一一看過,總覺得建個行館便罷了,如此勞心費神還真是第一次,何況從登基之日起天下皆知趙匡胤不愛這些華麗器具,宮室更是亦然。
“行館落成,還請聖上賜名。”有人上前提議,既然落成,便提個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