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蜜桂斷清離上)
小長老按李煜請求翻開那份摺子,不外乎先說些近日升州宋軍駐兵不斷增加,江南江岸也需將早有所準備,洋洋灑灑利弊要害說的極是在理,不愧是群臣商議後的措辭,小長老為他慢慢念來,目光停在最後一頁之上,便收了聲音。
李煜略略頷首,“此表所言有理,明日起長江下游各方要點暗中駐兵,此事我也正在思量,既然已經呈了上來,便準了。”
小長老應聲是,眼光卻瞥著那上表最後一頁字跡,無疑是群公所言林仁肇之事,不知是誰的法子,寫得倒是上下考慮得當,顧忌林將軍於國有功,宜以暗中投毒殺之除其後患,此一來宋朝的面子顧及得當,趙匡胤那方不會怪罪放李從善回江南之後便起了戒心,只說是林仁肇聽了風聲自盡而亡,此來國主也好過些,不用落得個做絕的名聲。
小長老看的分明,卻隻字未提,他看著李煜的眼目空蕩蕩地淺淺顏色,微微笑起。
李煜沉吟一會兒,“從善沒有再提林仁肇之事?我近日多有不便,實不得出去命人徹查,不然此事無需如此拖沓。”
小長老啪地一聲和上了摺子,“國公識得大體,必是與群公商議之後清曉利弊故此未提此事。”
李煜閉上眼睛,“入了深秋,想來……他也等不得了。”
小長老知他仍是憂心,執過批印來,“國主可是準了這摺子所書?”
“準了。”
他便走近那身白衣,金線的袖口覆在白衣之上,“貧僧蓋印實屬不妥,國主又不能視物,恕貧僧無禮。”他輕輕伸出手去,握在那人消瘦的腕子之上,恰是一道傷疤,不由兩個人都有了一瞬間的停滯,李煜笑起來,“麻煩長老了。”
他便用手扣在他的腕子上將他帶至那印所在,引著他自己親手蓋了下去。
出去回稟鄭國公的時候,小長老見著四下仍有按照慣例出來清掃落葉的小僧在場,也便覺得有所顧忌,引著李從善到了一旁的冷僻禪室中,先行佛禮,便幽幽開口,故意地壓低了聲音,“國主對防禦之事極為看重,但不可明來,須得暗中部署,國公出寺去便可暗中進行,囑咐群臣不能聲張。”
李從善頷首,看著那印在最後一頁之上,“國主竟然準了林仁肇之事?”
小長老一個噤聲的動作,示意他輕些,“此事國主思量許久,今日是應下了,但是林仁肇死後只可說其畏罪自盡,不得明言事實真相,國公自去安排便可。”
李從善便緊緊握著那份摺子頷首而去。
佛殿之中,李煜仍舊是淡淡的樣子,一時眼目不好又無以排解,臉色在那幾重玄紗之後愈顯蒼白,趙匡胤已經命人駐紮升州此意太過明顯,他萬萬不得這個時候放出話去言明自己瞳色潰散目不能視物。
聽得有人聲進來,他便知是小長老回來,一時想起了什麼,若有似無地開口嘆著,“如今真是命數,咳血的毛病養的好些,卻又出了別的差錯。”說完嘲弄地笑,支起身子來向後懶懶靠著,“我也一直在思量,這眼目最近突然如此,可是有了什麼特殊的緣由。”
室內一直沒有回應,李煜也便徑自說下去,“長老,與你我無所顧忌,只是略略說說心中的疑惑,想來,這眼睛……從皇後送來藥後便起了不同……”
突然的碎裂之聲,什麼東西全部翻倒在了地上,聽那清脆的斷裂聲該是玉石琉璃器皿一類,李煜驀然覺出了不對,“你……是?”
女英愣愣地看著腳邊端來的一碗蜜桂潤津粥翻灑在地,“國主……”
李煜指尖略略一緊,面色卻是不變,“女英……你如何進來也不曾通傳?”
小長老引著鄭國公去往禪室說些要緊事,這邊幾個掃地的小僧又懂得什麼,見了國後親自捧了粥食探望國主,連句話也不敢多說便直直地為她推開了門。
女英看著他的眼,雖被那發絲略略遮住些了,卻也看得情況不好,愈發的淺了,“若是通傳了,豈不是聽不得國主的肺腑之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