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蘿礙日夏多寒
林蘿礙日夏多寒,佳時既過,麥光紙上最後的一筆收稍赫然驚心,。
若不是真的得見,趙匡胤竟很難想象他的字足稱鏗鏘,日影之下只見得力透紙背,恰是將他的人翻轉過來頓現內裡霜竹。
他的回答亦很簡短,不過三字,”鳳凰臺。”
趙匡胤將那紙端近火,倏然化作灰燼,李從嘉不肯過江,言簡意賅三字來堵,廬州驛館之中仍是南國庭院,池水花塘雖為人作宛自天成,他越往南行,心中便愈發萌生起不可言說的期待,趙匡胤不禁開始懷疑起那些文人墨客所言非虛,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蘭,原本不屑於經心的軟雨春花隨著重返臨近而在印象之中忽明忽暗。
有人錦衣夜行,樹下俯身而至,一截清絕的腕子暈開記憶中的紫檀香,彷佛離得愈近愈不知如何面對。
趙匡胤其實不想再回到那方天空之下,走進入,便恍若一切都開始不能掌控,這是一種極其微妙的感覺,反而因為不想涉足變得格外期望。
看那樹影之間細微的晃動,便非要看他渡江尋自己而來才好。
一時兩方悄無聲息,具不肯渡江。
吳王李從嘉至長江之南親迎周使點檢太傅,相隔一江煙波浩渺,鋪陳開去,南北對峙。
李從嘉安然等待毫無些俯首稱臣的惶恐之意,父皇再三命他渡江覲見全被李從嘉以寬慰話語勸阻下來。
偏就要等。李從嘉於眾人眼目之下暫居於南岸驛館之中,每日淡淡撫琴,閑坐望雲,全無家國大事勞心之態。
南北江畔,第三日傍晚。
飄蓬跪在李從嘉琴亭之外,他獨坐其中慢慢地彈了許久,那亭子本是驛館中極普通的廊上點綴,他卻大張旗鼓命人用上好的羅紗飾於其上,江風一過便作飄絮之舞,甚為雅緻。還特意吩咐了,命人從東宮一路送紗而來,如此普張毫不見避諱。
飄蓬只能一直跪著,李從嘉淡淡抬眼,見得羅紗輕揚之後飄蓬的影子,”我幾日不回,王妃如何?”
”宮裡一切平安。王妃未曾發病。”
”那便好。”不再多說。
飄蓬咬著牙忍,等李從嘉讓自己起來再行規勸,就像往常一樣,他不是見得別人受苦之人。
從午後等到傍晚,琴聲三兩零落,飄蓬一直跪著。
李從嘉起身展袖,有些倦怠的神色,瞥見亭外的人,卻不走出,”知道為何一直讓你跪著麼?”
”王爺不想聽勸。”
”你既知道又何必前來。”
飄蓬情急,聲音不免越說越大起來,驚得館中其他隨行之人俱是悄悄推窗細聽,”此事實在事關重大,王爺切不可恣意而為,上朝命我等渡江覲見,再拖延下去萬一起了事端…”
”看來跪的時辰還不足矣讓你忘了此事。”羅紗輕揚,繁複之中但見亭中之人面色依舊,看不出些慍怒亦沒有其他,”那便繼續跪著吧。”
清清淡淡,捧琴而去,經過之時,但聞紫檀香氣卻不見他看上一眼。
第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