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御花園,到處都是長青之木,徜徉在這片翠綠當中,就是整個人都為之要清爽很多。
有風輕輕吹過,但是卻不見凌冽之意,反而讓勞頓了一上午的頭腦變得清醒了很多,朱由檢很享受這種狀態,所以,能陪同他一起在這御花園裡走走的,除了他一直形影不離的王承恩,無論那是哪一個朝臣,都意味著這位朝臣要飛黃騰達了。
靖海侯趙頊此刻就在皇帝身後,不到五步的距離。而宮裡的大太監王承恩,則是在更遠的距離。
“朕有些乏了,去那邊歇歇吧!”
遠處有涼亭,朱由檢心念一動,即刻就有小宦官飛奔上前,在涼亭裡鋪好軟墊,點好香爐,這樣的天氣,哪怕是皇帝年輕力壯,肯定不是讓皇帝直接坐在冰涼的石頭椅子上的。
靖海侯亦步亦趨的跟隨著他進了亭子,然後在朱由檢的恩賜下,坐在了朱由檢的對面。
“大致的情況,剛剛靖海侯你都說得差不多了,朕也有了個大致的瞭解,所以,朝廷這次組織的遠航船隊,歷時近八個月,最遠至滿剌加,沿路向各藩國宣揚我大明恩德,算是一次圓滿的遠航了!”
“託陛下的洪福,雖然其中有些許小波折,但是總歸是不負陛下所望,不負朝廷所望!”
靖海侯中規中矩地回答道:“日前,四海商行以及戶部和宮裡派人的人手,正在清點船隊帶回來的各類貨物,隨船而來的各國使臣,鴻臚寺那邊也派人接待安頓,隨時等候陛下的召見!”
朱由檢嘴裡噙起了一絲微笑,一切比他預料的情況要更好,無論是在遼東,在西南,還在遠航船隊,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現在,哪怕是再頑固守舊的傢伙,也不得出承認,大明是真的有了中興之相了。
“果然,朕派你協助鎮江侯,沒有看錯了!”他微微嘉許地看了對方一眼:“我大明還是不凡能人,靖海侯你一輩子在江海里打滾,這一次,也算是朕給了你施展手腳的地方!”
“是陛下眼光卓越,慧眼識人!”靖海侯認真地說道:“也是鎮江侯心懷天下,凡事以國事為先,這才有了臣的用武之地!”
“那麼,你執掌船隊之後,可有號令不靈,部下跋扈的情況?”
朱由檢看了他一眼,彷彿是漫不經心的問道:“船隊是鎮江侯一手打造,所用士卒,也是海外鎮撫司計程車卒,回航路上換了統帥,軍心可還算穩定?”
“一切和出航的時候,沒有區別!”靖江侯認真回答:“人在海外,我船隊所屬,就是大明領土,船上之人,就是大明士卒百姓,若是有人違抗命令,臣是絕對不會輕饒的!”
“不是這個……”朱由檢搖搖頭:“算了,不說這個,隨船的海外鎮撫司軍士,現在都在何處?”
“已經返回各自的駐地!”靖海侯回答道:“迴歸各自的建制了!”
朱由檢滿意的點了點頭,徹底的放下心來,海外鎮撫司計程車兵將領回歸各自的駐地,那就是朝廷依然還在掌控著他們,也就是說,即使是江晚不在,海外鎮撫司依然也是朝廷的一支強軍。
這個訊息,比起他聽到遠航船隊帶著大量的財貨回來,更讓他高興。
他現在想起江晚設定的海外鎮撫司的那些奇怪的衙門,什麼軍政衙門民政衙門,聽起來和朝廷的衙門設定完全不合,這甚至讓後來朝廷派遣官員到海外鎮撫司任職,都有些撓頭。
完全不知道該派遣何種級別的官員到海外鎮撫司任職。
但是,當朝廷的勢力漸漸融入這海外鎮撫司的時候,朝廷這才發現,這海外鎮撫司的這一套衙門的設定,實在是比起朝廷的各種冗餘衙門要高效精幹的多。
也就是這樣的設定,才能讓海外鎮撫司以極其的官員成本,控制著大量的朝廷力量薄弱的地區,而要執行朝廷的意志的時候,朝廷甚至只需要一道旨意,一道命令傳送到海外鎮撫司。
自然有負責具體事務的衙門官員接手,然後用極高的效率完成朝廷的旨意。
朱由檢已經試驗過好幾次了,孫傳庭在遼東戰事依然在持續,雖然有點大明軍隊痛打落水狗的意思,但是,不管怎麼說,遠航船隊出海的期間,對後金的戰事一直沒有平息。
而海外鎮撫司為之負責為朝廷的兵馬提供錢糧,人力,甚至是軍械的事情,但凡朝廷的命令到,那邊是執行得讓人挑不出毛病來。
起先朱由檢還以為是江晚的嚴令,才會有這樣的結果,但是,等到遠航船隊出海,這樣的事情依然不曾有半分改變,他這才真的正式開始研究起海外鎮撫司的格局來。
江晚的抱負朱由檢是清楚的,他一直都是相信“天下人只要各司其職,各守本分,則天下太平!”這個道理,而這些年,他也一直都是秉持著這樣的理念在形式,如今看來,他是徹底的將這一套理念貫徹到他一手打造的海外鎮撫司,甚至是遠航船隊裡。
而對遠處船隊回航路上的情況的詢問,就是朱由檢最後的那一絲疑惑了,在確定即使是江晚不在軍中,不在遠航船隊裡,一切都是有條不紊,沒有任何的紕漏出現,他這個時候,才真真正正的徹底的對江晚,對海外鎮撫司放下心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起來有些好笑是不是,朱由檢不是早就和江晚已經冰釋前嫌,不再互相猜疑了的嗎?
但是,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臣子,哪怕是冰釋前嫌,皇帝若是最起碼的提防之心都沒有,那這個皇帝就是對自己不負責,對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不負責。
朱由檢是一個聰明的皇帝,越是聰明,他想的事情就越多。
如今最後的擔憂盡去,他怎麼能不感到渾身愉快,哪怕是這個結果,是江晚沒有返回大明他才能得以看到的,這未免有些遺憾,但是,這種遺憾和一切情況都在掌握之中比起來,那就不算什麼了。
“滿剌加的重要性,內閣已經給朕說了很多次了,這次你回來,又再次給朕說得更清楚,朕的眼光格局,真的是你們以為的僅僅就是拘束在大明一地的麼,連鎮江侯都能看得到的事情,朕難道就真的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