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倧盤算得很好,他的要求不高,他只是想著大明人的面前,要一點話語權而已。
金人來襲,朝鮮國舉國抵抗,無數忠臣義士慷概赴死,而在最危急的時候,李倧也向大明求過援。
但是,大明以他得位不正,並且尚未得到大明的冊封為理由拒絕了他的求援,他當然知道這是大明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畢竟大明人自己應付金人也焦頭亂額。
可是這依然讓他憤憤不已。
而等到他屈辱的和金人簽訂了和約,認定大金做他朝鮮國的新的宗主國的時候,金人在朝鮮國土上的肆意妄為,讓他徹底的認識到一個事實。
無論是一個人,一個國家,指望別人是永遠都靠不住的,唯獨只要自己強大,才會讓人尊重,才能有和對方討價還價的權利,無論討價還價的物件是大金,還是大明,對他李倧來說,沒有任何的區別。
他現在想要的,就是這個和大明討價還價的權利,而李適在小山城剿滅了申家和李家的叛逆,卻放走了大明人,更是深得他的心意,這樣的話,他不至於和大明人徹底的撕破臉,給雙方都留足了臺階。
只要願意,雙方誰都可以從那個臺階上下來。
金昌盛的確是和大明人斡旋的最好人選,哪怕他對大明人的態度有點……,怎麼說呢,有點敬畏,但是顯然這個時候派金昌盛去安撫一下大明人,並且將自己的意思準確的傳達給大明人,李倧也實在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了,要不然以李倧的想法,他還要繼續冷落金昌盛一段時間。
他李倧身邊,不是沒有人可以用,他願意的話,無數的人才都會湧現到他的面前來。
斟酌,盤算,考慮,甚至有些志得意滿的度過了一夜,李倧在等待著金昌盛的回報,至於王城的亂象,他根本不放在心裡,掀起這些亂象的是,那麼,平定和這些亂象,也只需要他一道旨意而已。
但是,金昌盛的回報沒有等到,他卻是等到了一個令得他愕然不已的訊息。
平安道樸氏,咸鏡道申氏,黃海道李氏,他們居然起兵謀反了。
三個家族組成聯軍,聚眾數萬,推舉申氏的申俊岑為主帥,李氏的李慶軒為副帥,打著“扶王室,清王側”的旗號,朝著王城進軍而來。
“李適呢,李適有訊息嗎?”
李倧狠狠的將這些軍報摔在地下,這些都是地方州府的稟報,而按道來說,李適應該給最新給他報來訊息的人,這些叛軍要進軍王城,首當其衝攔在他們面前的就是李適的兵馬。
“李將軍還尚無訊息!”
左參政皺著眉頭:“不過叛軍的速度十分的快,按照他們攻破沿路州府的速度,只怕李將軍的兵馬,還是沒有攔住他們!”
“飯桶,一群飯桶!”
李倧勃然大怒:“來人,傳我的命令,將李潛夜,申權宜兩個叛賊滿門,全部拖出去斬首,告訴天下人,申家和李家這兩個家族,就是徹徹底底的謀反,我不僅僅要殺了李潛夜和申權宜,這兩個家族無論老小,我都要全部誅滅!”
李倧有些瘋狂的樣子,看得左參政有些心驚肉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