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定什麼時候,明軍陣地上就會炮火連天,但是有一點沒有改變,那就是絕對準時,說是申時就是申時,不會早,也不會遲。
以至於到了後來,這炮擊幾乎根本就沒有什麼獲得戰果的可能性了,更像是表示雙方還是處於戰爭狀態的一個標誌。
而與此同時,孤山堡和一堵牆軍堡之間的精銳騎兵對流竄進他們勢力範圍的明軍遊騎的打擊,也獲得了立竿見影的成效,大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的明軍的騎兵,是徹底的消失了,即使在這片區域裡明軍的遊騎還在活動,都是數人,十來人的小隊,即使他們再神出鬼沒,也完全失去了對輜重糧草運輸隊伍截殺的能力。
充其量這些遊騎也只能是成為明軍的斥候,為明軍的孤山堡大營偵察一些這片區域的情況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月多月之後,雙方的會面的細節終於全部敲定,而會面的時間,也定在了七月中。
這是草長鶯飛的季節,也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見牛羊的季節,海外鎮撫司這邊,第一批紅薯已經有了收成,隨著播州的時間不同,紅薯收成的季節甚至可以一直延續到九月。
而後金這邊,各處的草場的牛羊也正是肥美的時候,而各地仿效大明的耕田,也逐漸要進入收穫的季節。
這似乎是一個最不適合打仗的季節,但是,換個方向換個角度來看,這又是一個最適合打仗的季節。
至少,整個海外鎮撫司的民政衙門,在各地都在努力的收成,有堆積如山的糧食做底氣,江晚是覺得不憚於在這個時候和對方開打的。
皇太極以“巡狩”的名字離開了盛京,來到了一堵牆軍堡,他沒有去孤山堡,對他來說,任何處於在大明大炮的射程的地方,都是危險的。
他將在約定的日子裡,趕到會談的地方,親眼見一見他認為值得一見的這個人,而在此之前,他不會將自己的行蹤透露給任何人,除了豪格。
而江晚也從鎮江堡開始出發,同樣,他沒有告訴任何自己的去向和目的,除了孫元化。
這是江晚決定孤山堡大營輪換的日子,主力軍團的數千人將隨著他一起前往孤山堡,接替在孤山堡大營裡征戰了半年之久的東路軍團。
李自成和他的東路軍團將退回到馬蘭峪一線自己的防區了,進行休整駐防。
江晚在這個節骨眼出現在孤山堡大營裡,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因為要和韃虜的孤山堡長期的對抗,當時倉促建立起來的大營,顯然就不合適了,新建的大營不僅遠離了可能再次帶來洪水的清水河邊,更是在鳳凰城和孤山堡之間,選擇到一個合適的地址。
在這裡建立幾乎是半永久性的大營,雖然不能像以前一樣,對孤山堡保持咄咄逼人的攻勢,但是,這座大營就好像一顆釘子,釘在孤山堡和鳳凰城之間,不攻破這座大營,任何一支從孤山堡方向而來的敵軍,就連線近鳳凰城都做不到。
這座新大營,不僅僅是鳳凰城的屏障,更是海外鎮撫司的屏障。
屏障以南,皆是大明領土。
喜歡明末隱相請大家收藏:()明末隱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