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堡總兵府的書房裡,江晚靜靜地聽著孫元化的稟報。
離開鎮江堡這麼多天,江晚無疑是最關心前線的變化,如今聽到孫元化將孤山堡那邊談判的情況一一給你稟報過來,所有的事情,都沒有失去控制,而孫元化似乎比他想象當中做得得更好,這讓他眼中微微露出一絲欣慰之色。
大明不是沒有能幹的官員,只是看這些官員放在什麼位置,有沒有讓這些官員用心做事情的動力而已。
“……所以,下官勒令韃虜那邊,十日之內,必須將承諾過的但是沒有交付的物資全部交割清楚,否則的話,下官沒打算和他們談了!”
見到江晚沉吟不語良久,孫元化微微有些擔心:“江大人,是不是下官做得有些過火了,畢竟打起來對咱們現在沒也多大的好處!”
“不!”江晚看了他一樣,果斷地搖搖頭:“你做的非常的好,至於是不是會重新開仗,那和有沒有好處沒多大的關係,該打的仗,有沒有好處都要打的,你代表的是我鎮江堡,代表的是我大明朝廷,自然要如此硬氣才行!”
“那下官就放心了,下官是擔心自己的魯莽,破壞的大人的佈局!”孫元化微微鬆了一口氣。
“看吧,孤山堡大營那邊,一直都是備戰狀態,李自成不會鬆懈,也不敢鬆懈,若是韃虜要打,咱們自然奉陪,若是他們耍賴,咱們依然還是奉陪,總之,不管我的佈局如何,陛下的佈局如何,對韃虜咱們的態度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咱們絕不會低頭!”
“下官明白了!”
孫元化笑著點點頭,一陣神清氣爽,在海外鎮撫司做個名不副實的指揮同知,比起堂堂的山東登萊巡撫,自然是要少了不少權柄,但是,在這個指揮同知任上做的事情,可以比在登萊巡撫的位置上做的事情痛快多了,同僚齊心,上官支援,說實話,如果做官都這樣的話,那升官不升官,孫元化還真覺得沒那麼重要了。
修治齊平,並不是一定要到權利的頂峰才能做這樣的事情,只要做的事情,能有這個效果,符合他一個讀書人修治齊平的理想志向,那麼,在哪個位置上,他覺得都是可以的。
大明現在和韃虜之間,沒有使節,某種程度上,他現在可不就是大明的使節,代表的就是大明。
這不就是治國平天下嗎?
“陛下的佈局?”他咀嚼著江晚的話,突然敏感地發現,江晚的話裡似乎還有其他所指。
他恰到好處地表示了自己的疑惑。
“此次回京,除了看望家眷,也進宮和陛下數次長談!”江晚矜持的微微一笑:“在遼東的事宜上,我和陛下很多地方都達成了共識,這對我海外鎮撫司今後如何行事,有著莫大的好處!”
“哦,請指揮使大人指點!”孫元化臉上一凜然,陡然意識到江晚的話代表了什麼,頓時連口中的稱呼也變得正式嚴肅了許多。
“內閣正在商議在九邊禁絕對外貿易的事情!”江晚淡淡的說道:“凡我大明出產,一絲一縷不得流出九邊!而這一次,朝廷是要動真格的了,只怕不少人頭要滾滾落地!”
“早當如此!”孫元化憤然說道,“韃虜軍中出現我大明的箭頭等軍械,出現我大明產的軍糧,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些蛀蟲,為了錢財,連祖宗都能出賣,這些蛀蟲,留在這人間也是禍害!”
“這件事情暫時還沒有通告天下,所以,你趁著現在的機會,能勒索韃虜多一點就多一點,等到他們發現入不敷出的事情,再想從他們手裡摳點東西出來,怕是就沒那麼輕鬆了!”
“下官知道該怎麼做!”
“所以,不用擔心韃虜的反應,孤山堡那邊,韃虜給得不乾脆,那就打一打再繼續談,談崩了,再繼續打,一個給韃虜提個醒,咱們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另外一個,也得給我海外鎮撫司官兵一個練兵的機會,士卒們只有真正見過血,才能有戰力!”
“指揮使大人的吩咐我記下了!”
江晚沒有將互市的地方定在孤山堡的事情告訴孫元化,眼下顯然沒有必要,只有讓韃虜真正覺得在孤山堡是他們獲取他們得不到的物資的最大來源的時候,大概韃虜才會真正認真地考慮這個事情。
眼下,為時過早。
孫元化退下了,但是,江晚的事情並沒有結束。
這些天來積累下來的軍政衙門和民政衙門有太多的公文需要他批覆了,而也只有足夠重要的公文,才會送到他這裡來,這也意味著,他的每一個批覆,大概都能影響到不少人。
而這件事上,幾乎沒有人可以幫他,唯一能幫到他的,也就是金素妍金素雅這一堆姐妹花了,即便如此,她們也僅僅只是做些伺候的活兒,對江晚實質上的工作並沒有任何幫助。
坐在案前,將積累下來的案牘削減了一大截,江晚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手腳,然後展開手中的一封信。
這是在處理公文之前,他就從這些案牘裡翻找出來的信件,留在休息的時候看,也算是給自己鬆弛一下大腦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是江嫣然寫來的。
對於這個幾乎可以確定是穿越者的小丫頭而言,江晚真是可以說不遺餘力地給了她支援,無論是錢財、人手,還是權勢,如果江晚有女兒,江晚覺得自己都不一定能為自己的女兒做到這個地步,甚至他現在都有些稍稍後悔了,若是當初自己認江嫣然做結義妹妹的時候,沒那麼耿直,直接改成收成一個乾女兒,沒準這丫頭現在也就滿口“乾爹”了。
不過,此事風險很大,不管事情如何,到最後他和江嫣然之間的這點小秘密肯定會揭開,江嫣然知道同為穿越者的江晚如此佔她的便宜,估計這丫頭雖然不至於翻臉,但是下半輩子江晚肯定要在提心吊膽中渡過——這丫頭的報復是肯定少不了的。
所以,義妹就義妹吧,這樣也不錯。
信足足有十來頁紙,紙上的字娟秀方正,一看就不是這小丫頭自己寫的,不過信的內容的行文,倒是一如既往的符合小丫頭說話的習慣,看來文縐縐的那一套她還是不會,又或者,她一直以這種方式,來加強著他和自己的關係,除了極其親近的人用這口語化的方式寫信以外,誰還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