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後金不可戰勝的神話,是他們在對大明一場場的勝利中積累起來的,那麼,如今這個神話已經被徹底的打破了。
反而在遼東都司這一方,從開始和後金接戰後的些許忐忑,到互有勝敗,到如今能夠以絕對的戰場優勢擊敗對方,整個遼東都司的將士們,若是在面對“能不能打贏韃虜”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肯定會自信滿滿的告訴提問的人——絕對能!
孤山堡一戰,遼東都司明軍大破後金主力,斬首八千餘人,皇太極帶領韃虜主力敗退至孤山堡。
就在所有的人都已經江晚會乘勝追擊,徹底的將韃虜擊潰的時候,江晚卻是僅僅將三大軍團的大營往前推進了十里左右,然後,徹底的停了下來。
這個距離已經距離孤山堡不足十里了,在明軍的大營裡,甚至可以隱隱看得到孤山堡的城牆,已經圍繞拱衛孤山堡的大量的後金軍隊的營盤了。
大營裡的明軍,又開始了他們挖溝壘土的那一套作業,將幾座大營防禦得固若金湯,而在這個過程中,數天之前後金軍隊的各種襲擾,卻是再也看不見了,這些敗退回來的後金軍隊,似乎失去了他們先前的銳氣,有些只要你不來攻打我,你愛咋咋地的意思了。
當然,他們不來攻打明軍的大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放棄了孤山堡這一線的防守了,明軍幹什麼,他們也有樣學樣的幹什麼,孤山堡方圓十里,幾乎到處都是營盤,壕溝,兵站,這些防禦措施,固然阻攔了明軍的步卒和騎兵直接推進到孤山堡城下,但是,同樣,後金的軍隊也再也不可能主動的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了。
他們由攻擊轉為防禦的姿態非常的明顯。
而這樣的距離,除了在此前大戰中大發異彩的速射山炮能夠稍微夠得著孤山堡的城牆,其他的大炮都被遠遠的阻隔在了這些坑窪壕溝之間。
當然,在大部分明軍的眼裡,這些根本算不上阻礙,只要上面有決心,就這麼點距離,哪怕不用大炮支援,光是步卒,早就這麼推也推過去了。
但是,上面一直都沒有發起進攻的命令,上面的考慮,普通計程車兵們不清楚,但是,他們除了嘀咕幾聲之外,也不會有太大的怨言。
如今江大帥的用兵之神,已經得到了幾乎全體將士的認可,如果說江大帥覺得此刻進攻不合適,那麼,就絕對有不合適的理由,這一點,將士們無人懷疑。
其實,江晚何嘗不想也就這麼將自己的軍隊平推過去,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甚至可以的話,一直就這麼推到盛京城下,狠狠地報復一下當初韃虜在北京城下耀武揚威的恥辱。
如果運氣更好,實力更強一點,直接就這麼推過去,攻破盛京,活捉皇太極,想想也是一副讓人心曠神怡的畫面了。
但是,他真是做不到啊!
一場大戰下來,幾乎是四分之一的火炮損毀,而剩下的火炮,也是幾乎有一半到了損毀的邊緣,火銃兵的火槍,也是大批大批的急需要更換,具體的數目每天都有報上來的,看的江晚眉頭一直緊鎖著,沒一刻鬆開的時候,而以鐵山城的庫存和生產能力,要讓他這支軍隊的火器戰力恢復到戰前的水平,這都不是三兩個月的事情。
這至少要往半年以上去想了。
至於消耗的火藥和彈丸,更是達到了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基本上遼東都司火器使用的所有的彈藥,都已經是定量的彈藥紙包加彈丸的方式,這樣便捷的使用方式的背後,是更多的人力成本,而光是這一戰中消耗的量,就幾乎將軍隊中的彈藥儲存量打空了。
就這麼說吧,這也就是欺負韃子不知道遼東都司的虛實,這一戰江晚的遼東都司是抱著不過日子了的想法和韃虜進行的一場決戰,眼下看起來是打贏了,但是實際上,家底子卻也是打空了。
哪怕是再來一場同樣的規模的戰鬥,江晚可以確定,他若是失去了火器的加持,再來一場戰鬥,他幾乎失去了一大半的勝算。
這個時候,不保持戰場優勢,並且擺出一副就地防守,等著韃虜再來自投羅網的架勢,那江晚豈不是有些得意忘形了。
當然,為了保持戰場的威懾,他的速射炮陣地,每天還是時不時地朝著孤山堡城外的韃虜的營盤會打上那麼幾輪炮彈,反正就是擺出一副我有的是炮彈,我想打你就打你,我現在不打你,那是因為我不現在不想打你的樣子。
這還不是明軍不繼續乘勝攻擊的唯一理由
眼下這種情況看起來明軍是佔據了優勢,實際上情況並不是太好。
江晚清楚地知道,如今幾萬人擺在前線,每拖延一天,整個遼東都司的壓力就越大,現在鎮江堡那邊一切都是在為這場戰爭服務,而中路軍除了鐵山城裡的駐軍和工匠沒動,幾乎整個中路軍都變成了遼東都司的徵糧隊,在朝鮮的平原、咸鏡糧道到處的徵收糧食。
這可不是糧食收成之後的秋天,在是剛剛才播種完甚至沒來得及播州的春天啊,他絲毫不懷疑自己的徵糧隊伍為了前線的軍糧能如數的徵到,一點都不會考慮朝鮮人的死活,不管是他們的存糧,還是種糧,只怕都會被層層搜刮之後,再送到鳳凰城這邊來。
在他的大軍後面,僅僅只是一個遼東都司,加上兩個算不上富裕的朝鮮兩道,而在孤山堡後金大軍的後面,則是整整的一個政權,一個汗國。
拼消耗,他絕對是拼不過對方的。
如果自己身後是不遺餘力支援自己的大明就好了!
江晚這個時候,倒是無比的想念起北京城裡的那個皇帝了,這個時代的歷史,經過他的努力,已經略略改變了方向,而那個在北京城裡只怕一直都將眼光注視在這片戰場上的少年天子,他是想法。或許也應該稍稍改變一些了吧!
捷報已經派人加急送往遼陽了,他都不用誇大自己的戰果,如實的將情況寫進捷報裡面就可以了,大明的皇帝或許他暫時是指望不上了,但是,遼陽城裡的孫傳庭,或許此刻到了他最需要對方支援的時候了。
喜歡明末隱相請大家收藏:()明末隱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