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字營沒有回來!
等到鎮江堡所有的防禦都基本上快完成的時候,孔字營依然沒有見到蹤跡,無論是姚春勇還是江晚都知道這孔字營怕是不會回來了。
姚春勇誠惶誠恐,生怕江晚誤會這孔字營沒回來,他在其中也有份,但是江晚本人倒是似乎覺得不是特別的意外。
他如同那個曾經在他鎮江堡裡逗留了一天的盧象升,無論命運怎麼彎彎繞繞,無論是不是出現了江晚這個變數,他終究還是為大明流盡了最後的一滴血。
歷史的慣性固然是強大無比,但是論到每一個人身上,終究還是性格決定命運。
祖大壽大淩河投敵,終究一生也抹不掉一個“貳臣”的帽子,盧象升輾轉來到遼陽,依然是忠烈千古後人景仰,至於孔有德耿精忠二人,即使是到了江晚的麾下,但是依然是被他們的性格左右,走上了歪路邪路。
江晚在這個時代,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同樣,也改變不了很多人的命運。
三天之後,第一支敵人出現在了鎮江堡丁字堡外,在漫山遍野的韃虜騎兵之中,那數千人的孔字營顯得格外的扎眼。
丁字堡是孔字營曾經駐紮過的地方,也是他們最為熟悉的地方,選擇這裡作為攻城的突破口,似乎一點也不奇怪,有孔有德這個叛徒在,基本上韃虜的目標明確的很,他們根本就放棄了那些看起來兵力薄弱的城牆,而是直接攻打副堡。
這讓當初江晚建立這些城牆,並且在城牆上和各個副堡之間連線的足夠的兵道,徹底失去了作用。
他們不上當!
當場修建這綿延十幾裡的城牆的時候,江晚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如果遭遇到了攻擊,這城牆上必要的抵擋是肯定有的,但是,抵擋敵軍的主力,絕對不會放在城牆上的這些兵馬,而是可以在這四個副堡之間快速往來的軍隊,無論敵人攻擊城牆的那一段,實際上,他們沒幾乎等於是和鎮江堡全部的守軍作戰。
而且,若在戰事真的不利,被敵人突破城牆,江晚也不擔。
城牆和鎮江堡主堡之間,有著足夠的緩衝,儘管眼下這足夠的緩衝地帶了,都是住著搬遷到鎮江堡內的百姓,但是,只要四個副堡不丟,衝進城牆的敵人,將會面對前面的主堡和他們身後的副堡的前後夾擊。
而以鎮江堡的火槍火銃的裝備程度,這種前後夾擊,對沖進來的敵軍,絕對是一場災難。
一切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唯一的意外,就是來攻擊的敵人第一個卻是鎮江堡的叛徒。
孔字營中,也裝備著和丁字堡守軍同樣的火銃。
孔字營的火銃手,對火銃的射程,威力,換彈時間,也同樣清清楚楚。
他們拉著長長的陣線,鬆散得好像一群毫無紀律的散兵遊勇一般,晃晃悠悠不緊不慢的接近著遠處的城堡,呼嘯聲中,大炮如約而來,但是小小的炮彈落在鬆散的人群當中,造成的傷害極其有限。
以至於城頭上的大炮響過了一陣之後,直接就停了下來,好像放棄用大炮殺傷他們一樣。
遠處督戰的代善,本來見到孔字營那不成陣列的攻擊,臉上一直都掛著蔑視的笑容,但是,等到看到明軍的大炮在人情中開花,卻幾乎沒有取得值得一提的戰果的時候,他眼睛突然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