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晚不會看天象,更不會預測天氣。
但是他知道一點,那就是崇禎年的冬天,一定會比往年更冷,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什麼是小冰河時期,但是他知道。
所以,在他看來,到了十月皇太極才出兵遼陽,要麼就是打著速戰速決的準備,要麼僅僅只是為了保持戰略上對大明的攻勢,繼續給大明施加壓力。
當然,即使是遼陽不克,順手清除遼陽和錦州之間的西關堡,讓遼陽變成一座孤城,那也算是勝利。
如果皇太極真是打算不打下遼陽不罷休的話,那麼,他可能要就面對比大明軍隊更棘手的老天爺了。
從一開始,江晚就沒打算派兵去援助遼陽,添油一樣的將自己的軍隊葬送在援助遼陽的路上,那是他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但是,這不是說,他就坐看遼陽那邊岌岌可危。
圍魏救趙,其實也是對遼陽的援助,就好像上次大淩河之戰,距離東江鎮距離遙遠,但是,東江鎮出兵鎮江堡,可不還是稍微打亂了一下韃虜的節奏,甚至還直接讓阿濟格帶領阻攔錦州到大淩河之間的援兵給調到這東江鎮這邊來了。
這也才給了錦州大軍齊出,救援大淩河城的機會。
儘管,這一仗大明是輸了,大淩河城也沒保住,甚至祖大壽和他手下的數千鐵騎都投敵了,但是,這隻能是說在正面戰場上的失利,若是沒有東江鎮的牽制,或許這個正面戰場作戰的機會,還要更遲一些才會出現。
而東江鎮的襲擾,顯然是沒有碰到皇太極的疼處,若是真正兵臨盛京城下,估計大淩河城下的韃虜大軍,會毫不猶豫的放棄大淩河城,轉身就朝著東江鎮撲過來。
原本只是清掃家門口的一塊擋路的大石頭,若是連家都沒有了,這石頭清掃不清掃,也沒什麼意義了。
但是,這一次江晚打算碰一碰皇太極的疼處了。
潘家口馬蘭峪兩大軍堡,基本是盛京東面的屏障,在這兩大軍堡之後,是原本是綿延數百里的寬甸沼澤,不過,自唐宋以來,這片巨大的沼澤地逐漸萎縮,如今也有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金人在這片沼澤地裡,以寬甸軍堡為中心,修建了幾個小的軍堡,作為潘家口和馬蘭峪的支撐,但是,一旦從潘家口到馬蘭峪一直延續到寬甸,所有的軍堡都被東江鎮拔除,那麼,如果原本東江鎮彷彿像一顆釘子一樣釘在韃虜的東邊,現在這個釘子,就變成了一片釘子。
由一個點,變成了一個面。
若是戰事順利,天公作美的話,江晚甚至可以命令自己的軍隊,有條不紊的向著西邊推進,進逼盛京,甚至,他可以步步為營,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遼陽戰事逐漸變得白熱化的時候,鎮江堡這邊,終於動了。
對外的名義,是換防,一個月前參戰的南海營和親衛營,將回到皮島休整,而皮島上駐紮的虎威,虎賁兩營,將換防到鎮江堡來。
以如今鎮江堡八個營近三萬人的軍力,南海營和親衛營一萬人的換防,並不影響鎮江堡的防禦能力,這訊息甚至沒有引起多少鎮江堡百姓的恐慌,但是這些百姓不知道的是,這名義上換防的兩個營的兵馬,離開了鎮江堡取道朝鮮,卻是並沒有往鐵山城那邊而去,而是出了鎮江堡不久,立刻就調轉了方向,朝鮮國寧安道方向而去。
這個時候,距離先行出發的李過和他的人馬從朝鮮進入後金人的地方,打下寬甸第一座軍堡,僅僅過去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