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末隱相 > 第515章 以明人制明人

第515章 以明人制明人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寒門破繭 大秦:老趙,我真的不是仙人 回到北宋當大佬 大明:最窮奸相,朱元璋求我貪汙 漢末召喚之無敵天下 特種兵之神級技能 權能之主 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

進入了六月,鎮江堡四周的戒備明顯的提高了許多。

四個副堡每日裡派出去的斥候和巡邏隊的人數數量也是有著顯著的增加,而第一批從皮島訓練完畢的新兵,也開始補充到東江鎮各營裡,原本是軍力有些吃驚的東江鎮,現在明顯的有些過剩了。

鎮江堡是典型的軍堡,基本上商業和娛樂的是沒有的,士兵們的枯燥程度可想而知,而四周流民的補充,也讓鎮江堡駐紮計程車兵們,基本上脫離了以往邊軍邊屯田邊整軍的狀況,而是向著一支職業化脫產化的軍隊的轉變了。

如何讓士兵們將操練之餘多餘的精力發洩出去,這就成了江晚一個很重要的考慮。

而江晚的做法也是簡單粗暴,輪流將各營計程車兵以數十人,上百人的規模撒出去,撒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外,撒到韃虜的地盤上去。

以往這種做法,是韃虜們的專利,但是,在江晚制定的軍功制度下,鎮江堡計程車兵們一個個爭先恐後,哪怕明知道到出去就有戰死的危險,也不甘心落在人後。

一個韃子的首級,就是五兩銀子或者是五畝鎮江堡周圍的良田,如今鎮江堡四周的田地,有著足夠的人手去僱傭耕種,這也就意味著,若是出去運氣好,能砍兩個韃子的首級回來,那就是十畝良田到手,而除了給佃農的那帶你吃用,這十畝田地的每年的產出,就是二三十石,換成銀子,也是有幾十兩。

這樣的買賣,簡直就是無本買賣,更令人遐想的是,若是田地多了,再起個莊子,不僅僅每年的進項有保證了,討個老婆或者是幾個老婆,然後生一大堆小屁孩子滿莊子跑,那絕對不是痴心妄想了。

當然,也有不願意拿軍功換銀子的,直接拿首級上繳也行啊。

如今的鎮江堡兵強馬壯,有的是位置,普通士兵三個首級可以升伍長,伍長三個首級升什長,只要今首級足夠多,軍功足夠大,就這麼積功勞上去,把總、守備都不是夢想。

總之,每次各副堡派遣士兵出去遊獵的時候,被選中計程車兵那是一個個興高采烈的,簡直就好像過年一樣,而沒被選中的,則是失魂落魄,滿臉的羨慕嫉妒恨的看著這些幸運兒整理行裝武器的出堡去。

大部分的時候,出去的隊伍都能在指定的時間裡回來,當然,有時候難免會有折損,但是回來的人也不見格外的悲傷憤恨,既然當兵了,就得有戰死的覺悟,而且,上面對戰死的人撫卹也不輕,直接就是半年的餉錢,所以,即使是戰死了,戰死計程車兵們也不會有多少後顧之憂。

而更多的是出去遊獵的隊伍,或多或少還是可以帶回來一些韃虜的首級的,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這些遊獵的隊伍帶回來的首級,未必全部都是韃虜計程車兵。

韃虜的首級只看髮型大概就能分辨,更別說厲害一點的,看牙齒和耳朵,也能分辨是韃虜不是。

只要是帶回來的是韃虜的男人的首級,上面一樣認這個軍功,在上面的眼裡,似乎就沒有一個“殺良冒功”這個概念。

對於上面的將軍們這樣的做法,下面的那些士兵們簡直是擁護之極,這也就是說,即使是他們去韃虜的地盤,沒有和韃虜遭遇,就是屠了一個韃虜的村子,回來一樣是軍功累累。

因為此事,江晚的聲望在所有的官兵中直線上升,不管是以前他的舊部,還是東江鎮的新舊官兵,對江大帥這樣的手筆,無不拍手稱好。

但是,東江鎮的明軍們高興了,金人那邊就不高興了。

金人的策略是佔領大明的土地城池之後,然後逐漸地遷移居民過來,金人人口本來就不旺,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一直都是他們的渴望。

而東江鎮明軍的不斷襲擾村莊城池,讓這些遷移出去的百姓們,一個個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他們不是不能戰鬥,但是,明軍的遊獵隊伍神出鬼沒,遇見打得動的,他們一湧而上,殺完人搶完東西就走,遇見打不動的,他們直接就繞開,根本不和他們硬碰硬。

而駐紮在馬蘭峪和潘家口一線軍堡的後金軍隊,也不可能分散駐紮到各個村莊裡去。

這就導致明軍的遊獵襲擾,造成大量的後金百姓紛紛逃走,所謂的佔領地墾荒放牧,也成了一句空話。

而除了殺人砍首級,明軍幹得最多的一件事情,還是破壞。

草場,燒掉!

莊稼,燒掉!

只要是活著的牛羊帶不走的一概也殺掉,將牛羊和人的屍首丟進河流裡或者是水井裡汙染水源,甚至直接在水源裡下毒。

總之,用“寸草不生”來形容明軍經過的地方,基本上是沒有錯的。

這種情況,後金方面認定,絕對不能持續到秋收的時候。

皇太極是不會將他的八旗精兵用來和這些明軍的小股軍隊來作戰的,贏了沒什麼賺頭,折損了人不划算,所以,對抗這些明軍的遊獵隊的任務,就落到祖大壽的身上。

沒錯,就是祖大壽。

自從祖澤洪和寧完我毫無音訊之後,無論是祖大壽還是皇太極,好像一起都忘記了這事情,就在誰都以為皇太極繼續閒置祖大壽,不會讓他碰任何兵馬的時候,皇太極卻是將祖大壽派到潘家口。

讓他以正黃旗總兵的身份,統領潘家口和馬蘭峪的漢軍旗士兵,潘家口和馬蘭峪兩個軍堡的守將李思忠和李永芳,都歸其節制指揮。

用明人來對付明人,那自然是最好的辦法了。

這就是後金八千的王公貴族們一致的想法。

而祖大壽上任的時候,身邊以前的舊部是一個都沒有,反而多了一直數百人的朝鮮軍隊,這是他仿照大明的火銃隊替後金訓練的火銃隊,當然,訓練這支火銃隊更多的是為了皇太極的命令。

這支不到千人的火銃隊,隨他一起到了前線,變成了他唯一能指揮的直屬軍隊,而前線的兩個軍堡的漢軍旗官兵將領,和他僅僅是統屬的關係,一點別的糾葛都沒有,這樣的配置和格局,可見是皇太極即使是用他祖大壽,也頗費了一番心思考量的。

至於祖澤洪,或許死了,或許被抓了降了,或許悄悄跑掉了,沒人問,也沒人關係,似乎更影響不到此事的祖大壽了。

喜歡明末隱相請大家收藏:()明末隱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