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盛是儒生,也是大有聲望的儒生,要不然就不會被李倧起用。
和另外一個被李倧倚重的儒生樸知戒不用,樸知戒擅長的經濟濟世之學,而他精通的,卻是兵家之道。
可惜的是從他被起用起,他的所學就根本沒有多大的機會發揮過,朝鮮國小兵弱,身旁的無論是大明還是後金,都不是讓他以兵道和對方友好探討的物件。
而即使是海峽對岸的倭國,其實力也不容小覷。
金昌盛經常有一種身懷屠龍之術卻無龍可屠的唏噓,而他被起用之後,最希望看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希望看到大明和後金兩方徹底打起來,這樣的話,夾縫中的朝鮮,才有可能作為,他金昌盛,也才可能有所作為。
去年,他如願了。
後金人幾乎打進大明京城的訊息傳到漢城,朝鮮王庭上下一片愕然,甚至很多親近大明人的派系,都是一片悲觀,覺得大明要完蛋了。
對這種人和他們的論調,金昌盛是嗤之以鼻的。
這些傢伙,連大明都沒去過,甚至連大明到底有多大都不知道,居然有敢有這種看法,他金昌盛不同,他年少的時候,曾經在大明遊歷過,他非常的確定,別看後金現在猖獗,但是,以大明的國力,遲早有一天大明會將他們毫不留情的覆滅。
就如同上千年以來,在長城北方此起彼伏的遊牧民族一樣。
離開了漢城,他直接奔赴鐵山城,這是他看來比平壤更重要的地方,明軍在這裡登陸,這裡必定儲備著大量的糧草和軍械,如果戰事不順,這裡也將是明軍最重要的撤離點。
如果不出意外的,他會在這裡見到明軍比較重要的人物,而他相信,以自己的身份可口才,應該很容易透過這裡的明軍將領,見到他們的統帥。
無論他們的統帥是在皮島,還是在鎮江堡。
距離鐵山城足足還有二十里的地方,他和他帶著的兩百護兵,就被巡邏的守備軍攔住了,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守備軍一點都不耽誤,即刻將訊息送到了鐵山城。
申俊岑和李慶軒,願意不願意都得出城親自迎接這位欽差大臣,但是,城裡的梅小飛,卻是打定主意不摻合他們的這些事情了。
鐵山城裡井井有條,甚至還有幾分繁榮,一點都看不出來曾經經歷過戰亂,金昌盛一邊和申俊岑閒聊,一邊將這一切看在了眼裡。
“申大人還是有才幹的,能將這鐵山治理成這樣,比起我一路來見到的不少城池都要繁榮!”他笑吟吟的說道:“黃海道這裡太浪費申大人的才幹了,回京之後,我一定要向大王稟報,不可埋沒了申大人的才幹!”
申俊岑一點笑呵呵地敷衍著對方,卻是一點都不搭理對方的茬,現在別說去黃海道,就是去京城,他也不幹,他和李慶軒兩人拿前程和性命的冒險,現在正是得到回報的時候,傻子才會離開這裡。
同樣差不多的話,金昌盛也對李慶軒說了一遍,不過,李慶軒仗著自己是武將,只是嘿嘿的裝傻裝作一副聽不懂的樣子。
這讓金昌盛心裡有些無奈。
同時,他也對這兩人起了警覺之心,不管這兩人怎麼反應,至少,現在這兩人已經是被明軍養熟了。
這不是好事!
對這兩人的出身,他來之前已經查得清清楚楚,想這種勢力不出本道的小家族,他其實根本關注不到的,這一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最近這半年來,這申家和李家的實力急劇的膨脹,現在看來,只怕主要的願意,還是在這鐵山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