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威營四千餘人,僅僅只是帶了七天的軍糧。
也就是說,如果七天之內找不到軍糧補給,這一支就要斷糧了。
封萬里不是第一次領軍,也不是第一次和韃子交鋒,哪怕他面前的不是貨真價實的後金韃子,但是開門第一仗,還是打出了士氣,打出了威風。
更是打出了他出徵之前,對韃子心中存在的那些許謹慎之心。
韃子也不過如此嘛!一樣是人,一樣受傷會叫,一樣砍下腦袋會死。
在這個不知名的軍堡休息了一天,之後,他果斷的帶著前軍踏上了征途,軍堡前面內堆積得好像小山一樣的頭顱,是指示後面的隊伍跟隨來最好的方向標,也是打消抵達這片土地的明軍心中的畏懼,激勵士氣的法寶。
前進,前進,掃平這一片所有韃子的軍堡!直抵鎮江堡!
只要佔領了鎮江堡,韃子和朝鮮國之間的通道就被截斷,那一支進入朝鮮國的韃子兵馬,就斷了後路。
封萬里知道,這是這兩年內來,皮島明軍第一次再次進攻韃子,和歷年來每次皮島出擊的時機一樣,他們這一支兵馬,註定是遭遇不到的大軍的。
韃子的大軍,現在正在大淩河和祖大壽的關寧鐵騎鏖戰,若是他能抓住戰機,或許,他不僅僅能打到鎮江堡,就是打到韃子的老窩的城下,也不是不可能。
兵貴神速,沿路的軍堡,好像是拔釘子一樣,被虎威營的軍隊拔起。
和第一戰不同,這些軍堡了,再也沒有出現數百敵人存在的軍堡了,一般就是十幾個人,多的也就幾十個人,虎威營的兵馬衝到他們的軍堡面前的時候,基本上不用戰鬥,軍堡裡的人就只有兩個選擇了。
投降,或者戰死!
但是,對於封萬里來說,其實這些零碎的敵人,就只有一種選擇。
虎威營不要俘虜!!!
所以,抵擋是死,投降依然是死,唯一的區別,就好像那個蒙古韃子的頭目一樣,投降可以多活一會兒,至少等到交代完他想知道的事情之後,才和他的下屬們一樣死去。
隨著戰鬥,後續的兵馬也逐漸匯合到了一起,沿路繳獲的戰馬,雖然不能讓歩卒變成騎兵,但是,讓後面的軍隊增加腳力卻是可以辦到的。
等到到了鎮江堡城下的時候,虎威營全營四千八百餘人,除了戰損的人以外,已經全部到齊了。
而此時,距離這一支明軍從蓋州衛上岸,才僅僅過了三天。
鎮江堡算是後金和朝鮮國之間一個重要的關隘了,只是由於明軍在後金的蠶食中失去它之後,這個地方對於明軍的意義大減,而明軍從山海關,寧遠,錦州一線的防線,主要防範的是從盛京方向來的敵人,所以,基本上,鎮江堡這邊,不會出現大股明軍。
後金人清楚地知道,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的,只能是朝鮮人,但是,以朝鮮人孱弱的軍力,後金人需要在乎嗎?
於是,鎮江堡從在明軍手中奪取之後,最高峰的時候駐紮過兩千餘人,到如今只駐紮五百人不到,除了這五百人之外,再就是一部分蒙古人,朝鮮人,甚至是投降過來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