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鐵山城呆了幾天,見了李自成等人,如今江晚在朝鮮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著看湯若望鑄造出第一門三磅炮了。
他知道湯若望敢對他說能鑄炮的事情,這事情十有八九就是靠譜的,但是,不親眼見到湯若望鑄造出一門樣炮來,總歸他心裡是不踏實。
湯若望採用的依然是澆鑄法鑄造大炮,西洋造炮的工藝和大明造炮的工藝,在小型炮上的優劣差距並沒有江晚想象中的大,只不過在燒製鐵水的過程中,湯若望採用的辦法要比大明的傳統工藝要複雜精細的多。
江晚知道,鐵和鋼的區別,就是含碳量的不同,而精鐵在不斷的冶煉中,將雜質去除就得到了鋼,不過,即使是大明,也沒奢侈到可以用大量的鋼來造炮的程度。
如果真是可以大量生產出鋼來,拿這些鋼製造大量的精銳兵器,這個收益比毫無疑問要比造一門動輒幾千斤重量的大炮要划算,所以,大明造炮主要還是用的鐵和銅。
反正如今江晚手下,懂得這些技術的,也就湯若望,而鐵山城裡,也有大量的生鐵足夠湯若望去浪費,反正兩人都不會怎麼心疼。
在近乎敗家的試驗下,經過多次的反覆,湯若望終於從理論上的王者變成了動手小能手,三門經過打磨過後錚亮的三磅炮出現在了江晚的眼前。
剩下的事情,就是試射了。
試射的場地,就選在城外不到一里的地方,當天,不僅僅傭兵團的不少人都來圍觀,就連鐵山城裡那些朝鮮百姓,也大著膽子出來湊熱鬧。
聽說這是在鐵山城裡造出來的大炮,不僅僅申俊岑等人與有榮焉,這些朝鮮百姓,也覺得這事情和他們也是有些關係的,至少,這樣的大炮造出來了,在鐵山城裡總是會放一些吧,這樣,下次再也賊寇來襲擊,或許,這滿城的百姓就不用棄城逃難去了。
一千步,八百步,五百步,分三個距離各自出現了一堆土包作為靶子。
隨著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鳴,一千步距離上的土包靶子,被打得塵土飛揚,土包裡的各種雜物在炮彈的轟擊下齊齊飛上了半空,看起來十分的聲勢浩大。
江晚看著遠處的情形,微微笑了笑,三門炮,每門發射了五次,十五發炮彈至少有一半命中,已經算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那些土包靶子下面,湯若望一定動了點手腳,要不然,一堆實心彈打過去,應該是沒這麼大的動靜的,不過,這也無所謂了,畢竟圍觀的人這麼多,一堆鐵球砸到土堆上毫無動靜也沒多少看頭。
稍微停息了一下,工匠們清理炮膛,降溫,然後重新裝上炮彈,再次開炮。
這一次的目標是八百步遠的靶子。
而這一次的命中率有著明顯的提高,當然,炮彈砸到靶子上,炸出來的動靜也更加好看了。
依然是每門炮五發炮彈,兩次試射後,三門三磅炮到現在為主,沒有炸膛,也沒有出現炮管報廢,表現十分的不錯。
等到五百步距離遠的靶子再次被消滅,江晚聽著四周的歡呼聲,看著滿頭大汗在指揮著工匠們檢查維護大炮的湯若望,突然有些恍惚。
這樣的強度下,三門大炮居然沒出任何問題,這已經能直接交付軍中使用了,看來,這位神父對他最大的價值,不是在他通曉各國語言,也不是在他天文地理神學方面的造詣,而是在這火炮製作上啊!
自己這是撿到寶貝了。
“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保證湯先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