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明末隱相 > 第388章 安內方可攘外

第388章 安內方可攘外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寒門破繭 大秦:老趙,我真的不是仙人 回到北宋當大佬 大明:最窮奸相,朱元璋求我貪汙 漢末召喚之無敵天下 特種兵之神級技能 權能之主 三國:開局曹操要借我腦袋

大戰過後的延安府,到處也是一片喜慶景象。

準確的來說,大戰過後凱旋而歸的南海衛,給延安府帶來的一片喜慶景象。

沒人想得到,肆掠陝西的大股流賊,幾乎所有叫得上名號來的,都在這一戰中折戟沉沙,甚至就連一直以來以安撫為主的三邊都督府,這一次也罕見的強硬了起來,派出數千兵馬配合南海衛四處追剿殘敵。

百姓們不知道官兵之間的地界是如何劃分的,也不知道三邊都督府是在安塞之戰幾乎結束之後才緩緩的進入戰場,他們只是知道,這一戰,山西境內的官兵幾乎都傾巢出動和流賊們決一死戰,而流賊大敗,敗得一塌糊塗了。

連綿數年的民亂,似乎就在這崇禎三年剛剛開始的時候,終於要結束了,如果老天爺作美,官府體恤百姓,陝西百姓的日子,也似乎終於有了盼頭了。

一直枕戈待旦準備時刻應付流賊襲擊的延安府,也輕鬆了下來,延安府周邊的村落了,逐漸開始了正常的生產,從官府那邊領來的種子也開始在地裡吐出了新芽,而每個村落裡,也或多或少出現了一些年輕的面孔,據說這些人是流賊那邊投降過來的,但是,都是被裹脅進流賊的隊伍裡,屬於從輕發落的那一種。

這些人的到來,充實了各個村落的勞動力,當然,必要的監視看管還是需要有的,不過,眼下到處都是官兵在追捕此戰中逃亡的那些流賊,如果不是腦殼壞掉了的人,進了這些村落,應該沒有想要逃跑的。

在村子裡老老實實,能有吃的,還有能活命,據說幹得好,過了幾年,沒準還能從官府手中租賃一塊田地種,那幾乎和災前的日子沒多少區別了,而一門心思要逃跑的話,到哪裡幾乎都是沒有活路,被官兵碰見了,沒準直接當逃亡的流賊給殺了,那就更不值得了。

這些人大多都是吳字號甄選出來的,甚至根本有人就是吳字號的出身,比起那些非吳字號的山頭,他們已經是幸運多了,有時候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也會討論此戰的一些情況,若是隻是當閒天聊,還是不會有人去幹涉他們的。

吳三桂的身份,此時已經不再是什麼秘密,實際上,大多數吳字號的流賊,看到自己的頭領,全部換上官兵的服飾的時候,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家山頭被官兵招安了,他們甚至還有一絲絲竊喜。

不過,後來的事情,他們也知道了,自家山頭和官們聯手起來,將其他人可是往死裡的坑,吳字號的人,也是都參與了此戰,不同的是,有人是遵從頭領們的命令,對其他所謂的“義軍”那士兵一點都不留情,這些人,如今真的都成了官兵,而不是和他們這些人一樣,被看管勞作。

他們只是不忍心朝著曾經的“義軍”兄弟下手而已,甚至在上面的命令下來,要和官兵聯手的時候,他們表示了極大的牴觸,結果哪怕他們曾經是吳字號的一員,如今也只能落到這個地步。

誰能想得到,吳帥壓根就不是被官府招安了,而是他本事就是官府的人,所謂的從官兵中叛逃這事情,壓根就是以訛傳訛,人家就是特意打入義軍內部,來瓦解義軍的。

現在看來,義軍真是被吳帥和他的那一幫人,瓦解得一塌糊塗。

有時候,這些勞作的人,看到那些穿著鮮明的衣甲威風凜凜的官兵,心裡也是不無感慨,當初,若是他們有眼色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此刻,自己也許就在這威風凜凜的人裡吧!

在安塞,在延川,宜川,在洛川,甚至在慶陽府各地,都有類似的村落在興建,和延安府周邊的這些村落不同的是,那裡的人,都是被官兵嚴加看管的,不僅僅村子城池要他們自己興建修復,就連田地也是要他們自己耕種,而這一切,稍微懈怠,迎接他們就是官兵的處罰。

與其說那些是村落,不如說更像是一座座的“俘虜營”,在江嫣然的建議下,李自成從善如流,在各地建立了這些村落,而負責看守維持的,自然毫不例外,都是李自成的第四千戶了。

山西都司許諾的一衛兵馬的軍械甲冑,在戰後南海衛已經毫不客氣地從太原取了回來,此刻,因為此戰在最後,江晚直接將功勞分潤給了三邊都督府那邊,三邊都督府也投桃報李的回饋了一批糧草和軍械。

如今的南海衛各個千戶,可謂全部都是鳥槍換炮了,即使是普通計程車兵,都是一水的布甲,長槍短刀的就更不用說了,就這樣的配置,哪怕是就是邊軍看到,也得羨慕得流口水。

甚至延安知府宋袞笑言,這是江指揮使要將整個南海衛都打造他的“家丁”啊,就眼下南海衛的架勢,稍微擴充一下,三五萬的兵馬都不成問題。

這樣的話,當然有些誇張了,不過,宋袞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天下的兵馬固然是有強兵,但是現在大明的武將的做法,所謂的強兵,都不是七分糧餉養三分家丁,三分糧餉養七分普通士卒,有過分的,甚至九分糧餉養一分家丁的,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想南海衛這樣,幾千上萬人全部都這樣養,他的確還是真的沒看見過這樣的事情。

不過,想想四海商行,他似乎覺得又能理解江晚的做法了,此戰之中,得益最大的,只怕不是三邊都督府那邊,而是為南海衛籌集糧餉軍資的四海商行,各地的無主土地,開闢的村落,甚至各地的官府城池重新新建,需要的各種商貿流通,這些都是睜眼看得見的利益。

雖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肯定有不少人會看到這一點,並且插手進來分潤這一大塊的利益,但是,南海衛已經走到了前面,即使是因為情面或者是交換,要分出去一些,但是總歸大頭是他們佔了的。

眼下或許還看不出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好處總會就會被人慢慢的發現。

宋袞都不敢想象,到時候南海衛會在陝西一地能夠賺到多大的財富,反正有一點他是能夠確定的,此戰過後,四海商行絕對是陝西境內一等一的大商行,而他們發現的四海票,也必定會在陝西境內全部暢通無阻了。

延安知府衙門現在也很忙,忙得不可開交,不過,這種忙宋袞是樂於見到的,沒有什麼比一個地方官員看到自己治下的百姓開始安居樂業不受兵災之苦更重要了,和他比起來,那位南海衛的指揮使大人,似乎就有些閒的發慌了。

他的手下,每個的人都這自己做不完的事情,而這位指揮使大人,每天似乎醒來第一件事情,就在琢磨今天要做些什麼,有時候宋袞甚至想到,是不是南海衛如此能打,並不是這位指揮使大人的本事,似乎哪怕就是牽一隻狗坐在那南海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南海衛依然會運轉得十分的流暢。

就他看到的,南海衛從京裡來的那三個千戶,似乎都是一根筋,腦子裡除了操練士兵和打仗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想法,第四千戶雖然是在陝西設定的,招攬的也是本地流民為主而成的兵馬,但是,穿上了官兵的一副,這些被招攬的流民立馬就變了一副模樣,雖然戰力或許比不上前面三個一腦子只知道訓練打仗的千戶,但是,無論是城外農田開墾耕作的護衛,治安巡邏,維持秩序,各種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條。

甚至有時候宋袞直接將這第四千戶的兵馬做的事情,直接和京城的兵馬司比較起來,好像這兩者之間做的事情,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