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朝廷所謂的“民亂”,在朝廷裡,一直都有兩派。
一派主“剿”,一派主“撫”!
楊鶴是主張安撫的這一派的中堅,甚至他被調任到這西北做三邊總督,也是因為他的態度明確,且得到了不少官員的認同。
在崇禎問政的時候,時任左僉都御史的他,曾經很明確的告訴皇帝:“謀求天下大治的要領在於培植元氣。自從進行大規模戰爭、兵役以來,經常不斷地對下邊進行加派,目前公私財力交困,百姓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遼左、貴州、四川兵敗失控後,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朝廷裡縉紳結黨,彼此傾軋以來,謀逆的宦官乘機出來,打擊好人,士大夫的元氣受到了傷害。現在的國家就如同大病初癒,身上脈絡還沒調養好,風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辦法在於培植元氣。”
這話後來成為朝野不少人引用的名言,也被主張安撫的這一派官員,奉為圭臬。
所以,對皇帝莫名其妙的派南海衛這一支兵馬入三邊,他寧願皇帝是派這一支人馬來監督三邊的兵馬,也不願意看到這一支兵馬,這是皇帝派來在三邊縱橫闔捭大殺四方的。
那將會將他謀劃的三邊一盤大棋,攪合得亂七八糟。
眼見江晚這一副請罪的態度堅決,而且,洪承疇和幾百督糧官兵莫名其妙的就這麼沒了,他作為三邊總督,也必須給自己是部下一個交代,他沉吟了半響,緩緩的開口了。
“江指揮這一次,的確是太魯莽了一些!”他慢慢的說道:“責罰倒是談不上,只不過此事若是張揚出去,只怕陛下臉面上不大好看,江指揮你應該知道,如今在陝西,你南海衛代表的就是陛下的顏面啊!”
“江某正是知道輕重,所以才甘願伏罪!”
“此事我可以用洪亨九遭遇流賊的藉口壓下來!”楊鶴說道:“想必你江指揮也不會將此事稟報陛下,不過,下一次江指揮動刀兵之前,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啊,刀兵大凶,動輒不是傷人,就是傷己!”
“末將記住總督大人的教誨了!”
“你南海衛現在駐防在陝西延安府一帶吧!”楊鶴緩緩的說道:“為了避免下次再有這樣的誤會,延安府一帶,我邊軍的督糧官兵,就不再過去了,你南海衛能保得延安府一府平安的話,我三邊總督府,依然會向朝廷為你等請功!”
“延安府無論發生了什麼,我邊軍不再有派遣任何軍力,不會在延安府徵調糧草青壯,當然也不會有糧餉下發,南海衛做得如何,那是南海衛的事情,固原這邊不看不管不聞不問,這樣的責罰,江指揮覺得可以嗎?”
楊鶴的意思很清楚:不管洪承疇的事情是非曲直如何,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但是作為代價,你南海衛就好好的呆在延安府,不要到處亂跑也不要給他惹麻煩了,而且,大家各自玩各自的,反正不互相統屬,也別想著互相找對方要點好處了。
江晚微微一愣,臉色浮現出凝重的神色:“多謝總督大人寬厚,不過,若是有南海衛不能抵擋之強敵,南海衛可以向邊軍求援嗎?”
“這個,本官自然不會見死不救的!”楊鶴點了點頭:“不過,若是你南海衛靜心下來,安撫民眾,發展生產,怎麼可能有不可抵禦的強敵出現,我聽說江指揮也是讀書人出身,這教化百姓的事情,想來也應該不陌生,本官很看好你,也打算在三邊推行這個做法,正好借江指揮此事,先行實驗一番,本官相信,所謂亂民亂軍,不過是朝廷教化安撫不夠,若是肯下功夫,自然國泰民安!”
“那末將就放心了!”江晚點點頭,一副感激的樣子。
“回延安府去吧!”楊鶴說道:“本官期待假以時日,江指揮回京的時候,能還本官一個令本官耳目一新的延安府!”
“末將一定盡力,不負總督大人期望!”江晚肅然回答,告辭離開了三邊總督府。
固原城外二十里,南海衛駐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