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外廷,五虎文臣,兵部尚書崔呈秀、原兵部尚書田吉、工部尚書吳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煥、副都御史李燮龍;五彪武官,左都督田爾耕、錦衣衛僉事許顯純、都督同知崔應元、右都督孫雲鶴、錦衣衛僉事楊寰。
這五虎五彪,除了已經死了的,一律捕拿,交有司審理發落。
而朝堂之中,被列舉清算的“閹黨”名單,接近三百人,這些人,或被免職,或被捕拿,一時之間,京城裡日日可見昔日高官落馬,南鎮撫司詔獄,也是人滿為患。
而鞭炮聲,自魏忠賢已死的訊息傳到京城,就一日沒有停息。
不過,這一切都似乎也南海衛這邊,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新設定一個衛所,其實和新建立一支軍隊,沒什麼區別,駐地,定員,錢糧,兵器,各個各樣的繁瑣事情,幾乎全部都壓到江晚的身上來了。
不過,或許是皇帝有過特意的吩咐,從兵部到戶部,然後到吏部,所有的手續辦下來,所有的物資軍械糧餉調撥到位,順利得超乎江晚的想象。
江晚以為,自己至少要花一個月,才能將這南海衛的架子打起來,將各種各樣的繁瑣手續處置的明明白白,結果不到二十天,一切都已經辦得妥妥當當了。
南海衛為親軍衛,設衛指揮使一名,鎮撫兩名,下轄三個千戶,每個千戶,定員一千一百二十人,整個衛所,定員五千六百人。
當然這些都是文書上的數字,現在的南海衛就算將蘇淺淺一眾女孩子算起來,也湊不到一千人,若是朝廷朝著這個定員發放糧餉,那就太拿兵部的大人們不當一回事了。
哪怕是親軍衛,吃空餉這種事情,理論上也是不能存在的,所以,這個定員的意思,就是南海衛哪怕招兵買馬充實也好,拉人頭湊數也好,只要沒超過五千六百人,在兵部清軍查驗之後,就可以按照這個數字申領糧餉兵器。
當然,若是超過了這個數字,又沒人管的話,那超過的人的糧餉,那就得江晚這個指揮使自己掏腰包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第一,大明的軍餉無論是邊軍還是京軍,從來都沒有滿額髮放的先例,拖延個三五個月也是正常的事情;第二,大明的將官,對吃空餉這種事情,司空見慣,只不過有的人吃空餉,純粹是為了中飽私囊,而有的人吃空餉,是為了供養自己身邊一群能打的家丁而已。
也就是說,接下來,江晚需要招兵買馬了!
下面的三個千戶,許簡如願以償的拿走一個,封萬里在斟酌了一番,也轉投了南海衛,雖然同樣是千戶想,顯然在南海衛的前途,他衡量過,要比在南鎮撫司的千戶有前途以一些。
而第三個千戶,自然毫無懸念的給了高進,據說得到這個任命之後高進在西城直接擺了三天的流水席,那架勢,簡直不能用光宗耀祖來形容了。
對於許顯純的安置,江晚猶豫了一下,並且親自稟報了皇帝,得到許可之後,他直接將許顯純要了過來。
許顯純的確是罪大惡極,但是他反水也反得利索,更重要的是,江晚覺得有必要留下這個人,讓他將來可能的敵人看到,即使是他的敵人,只要轉投到他的這邊來,他依然不會虧待對方。
南海衛兩個鎮撫,起著督察軍紀之責,徐應元雖然兼著一個,但是他身在宮中,不可能長期在南海衛駐留,江晚的眼裡,這就是皇帝派來的一個監軍而已,至於真的鎮撫的事情,大概對方是不會做的。
而許顯純則是非常適合這個位置,畢竟這是一個得罪人的差事,但是無論再如何得罪人,許顯純除了南海衛,他再也沒其他地方可去,他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江晚非常確定,一定會在這個位置上,幹得比誰都出色。
喜歡明末隱相請大家收藏:()明末隱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