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江晚的耳目變得靈通了許多。
用許簡有些顧忌,但是他用起封萬里來,卻是百無禁忌,而關於朝堂上的訊息,也終於源源不斷的送到他這裡來了。
四月十二日,御史楊所修上書彈劾魏忠賢,並列舉魏忠賢“十大罪!”朝堂一片譁然!
朱由檢的反應十分的中規中矩,他當眾叱責了這個御史,並且將彈劾的奏章都幾乎甩到了對方的臉上了,言辭還是當日不準魏忠賢辭職的那一套“魏忠賢乃是先皇留給朕的賢臣,豈能任由爾等詆譭……”
不過,當這個御史毫髮無損的從乾清宮退出去後,文武群臣好像看明白了點什麼,別看皇帝將這御史罵得狗血淋頭,但是,被說撤職拿辦了,就留俸祿都沒罰上那麼幾個月的。
而這御史別看在乾清宮裡唯唯諾諾的,走出乾清宮的時候,那下巴都快抬到天上去了,儼然一副心滿意足得償所願的樣子,凱旋歸來的將軍的架勢,也不過是如此了。
此後數日,日日都有彈劾魏忠賢的奏本送到了中樞,起初,僅僅只是言官,但是到了後來,好像大家不上個彈劾魏忠賢的摺子,就跟魏忠賢是一黨一樣,人人都開始效仿了。
摺子如雪花般的飛進中樞,魏忠賢這邊,似乎也有些穩不住陣腳了。
四月二十七,魏忠賢再次上疏,請求皇帝停止給他建造生祠。
給魏忠賢建造生祠,那是天啟皇帝准許過的事情,而天下的官員趨炎附勢的不知道幾多,以至於如今魏忠賢這個九千歲的生祠,在大明幾乎是遍地開花。
當初蘇州民亂,其令得魏忠賢生氣的根本願意,倒不是幾個讀書人在哪裡說點他的壞話,而是因為他在吳縣的生祠被暴民砸了,甚至雕像還被潑上汙穢之物。
可見,魏忠賢心裡對生祠這件事情,也是很看重的。
加上上一道辭職的奏摺,這一道摺子可算得上魏忠賢第二次不加掩飾地試探皇帝對他的態度了。
如果朱由檢同意繼續為他建造生祠,那麼,說明天啟皇帝對他魏忠賢的恩澤,還將繼續延續下去,他魏忠賢只要如同侍奉天啟皇帝一樣,勤勤懇懇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的份內事,他依然是那不可一世的九千歲。
但是,若是朱由檢不同意繼續為他建造生祠的話,那就說明,他魏忠賢和朱由檢之間那最後的一塊遮羞布都沒有了,皇帝,容不下他魏忠賢。
然後,朱由檢的批覆,很有意思:“以後各處生祠,其欲舉未行者,概行停止!”
這什麼意思呢?
朱由檢的意思,就是這些生祠將要蓋的,還沒有蓋的,那就一律停止了吧!
不過,江晚琢磨了一下這個話,覺得這話沒這麼簡單。
將要蓋還沒蓋的,不要蓋了,那以前蓋的呢,就這麼算了嗎?是讓魏忠賢的生祠繼續享受香火,還是拆掉?朱由檢沒有說。
沒有明確的回答,就是這樣的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估計讓魏忠賢又得琢磨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