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再往前一點兒,他騎三輪帶我出學校,路過人群時,有人指指點點,他是不是因此感受到了壓力?
好像有點兒可能。但我用衣服蒙了頭啊。
難道按弗洛伊德並不是)的說法,我這是蒙蓋頭,他是騎馬,我們要去拜堂成親?
還是說,我們踢球時摔在一起,他看出我不會踢球而鄙視我?
再往前嗎,就是宿舍相遇了,我透過洞口只看一眼就認出了他,這種跟蹤狂一樣的表現是不是嚇到他了?可我明明謊稱了在水房看到過他啊。
好了,我們不要再往前了,我們再退後一點兒,停留在球場摔倒的那一刻。
讓我們情景重現,我們摔在一起,像個“眔”字。
當時,我既能嗅到他發梢的氣息,又能感觸到他的腿毛。
那麼他呢?
他壓在我的身上。
我是仰倒的,他是壓下來的,我們的腦袋錯開,四隻腿交叉,身體的中心重疊在了一起。
我們穿的都是薄薄的滑滑的足球褲,然後身體的中心重疊在一起,相互擠壓。
請細細體味這句話。
所以當時,他身體的某處會不會起反應了呢?
他會不會因這種反應而驚慌呢?
所以他才要表明立場——他是不會因此做我男朋友的。
好啦。
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心理分析了。
可是,你們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