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醒來時,我渾身出了一層汗。h市太t熱了。
昨晚睡前空調開的是睡眠模式,估計到後來就不給力了。
再看dn,他也沒蓋被子,面板熱得發紅,很老實的貼在床上。
我把空調風力調大一些,結果把他吵醒了。
吃過早飯,我們就退了房,接下來的時間都在xx公司的辦公樓裡度過。
上午是一對一面試,下午是小組討論。
上午面試我的是個副總,跟他聊天時,我才知道我被選中的原因,是簡歷裡那條炒股大賽的獲獎經歷。因為xx公司主要是搞投資的,我們這批人面試的都是研投崗位。
大學並沒有研投專業,xx公司對背景的要求是金融或理工,因為會經常跟資料打交道。
下午小組討論的主題就是“技術分析對炒股到底有沒有用?”
所謂技術分析,就是財經頻道裡那種神神叨叨的,什麼幾日均線、支撐點位之類的東西。
我們總共十個人,抽簽分成兩隊,我抽中“沒用”隊,dn抽中了“有用”隊。
所以其實和辯論差不多。
標準的辯論一般是四對四。我們是五對五,所以角色分配上,就有一個人的處境比較尷尬。
這種時候謙讓是沒用的,我們組裡,最靦腆的人就被分到了四號的角色,也就是功能最模糊的那個。
上場辯論時,我發現dn也是他們隊伍的四號。
我是一號,立論兼統籌,二號三號是攻辯,五號是收尾結論。對方的分工也差不多這樣。
辯論了好一會兒,我看dn也沒說上話,而且和他的隊友們也不緊密。
我就跟我們隊裡的人說,看對方的四號比較弱,咱們向他提問題。
dn好像察覺得到我的心思,看向我時特別戒備。
我的隊友聽信了我的建議,就向dn發問。
我記得dn當時的觀點特別有趣,他說技術分析就像風水。古人下葬按風水,所以盜墓就一定要研究風水,否則找不到墓。炒股也是,如果多數人都按技術佈局,那我們就也要研究技術分析,因為這成為了一種規則。
我方那個辯手還追問,說規則並非有意義。
dn就說,規則有沒有意義,我不知道,但規則一定有用。
討論結束後,我很及時的向dn表達了贊賞,可他一點兒也不領情。
然後我們就準備返程了,坐地鐵去機場。
早前在xx公司訂返程票時,我及時跟他們做了溝通,幫我訂的高鐵票。
高鐵站在機場的前一站。
我在高鐵站下車之後,意外的發現dn也下車了。
我以為他是把這一站當成了機場,就想提醒他。
結果他看清我也下了地鐵之後,表情立刻變得複雜,有提防有憤怒還有點兒迷茫,總之,特別可愛。
問了之後才知道,原來他確實不坐飛機,他要坐高鐵回老家。
這、這就是緣分吶。
而且票都是xx公司幫訂的,是同一趟車,只是他會在中途下。
從機器裡取出車票,我很熱心的問他,看看你幾號?咱倆挨著不?
結果他卻一臉不情願,搞得好像是我故意跟著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