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碧於天,悠悠仲夏,青山綠水行舟。
樓閣觀景,閒人方說夏愁。
突兀強風催弱柳,人咋起、驚恐難收。
剎那間,繁華成墟,無一人留。
懸樑之刀今朝落,死生只語間,誰舍尊頭?
只無他路,不則死也堪休!
嘆明朝不觀紅日,刀劍動、血如水流。
止悲兮,來生飛花,定執子手。
……
——
天啟六年,三月下,兗州天下樓
話說自魏忠賢那夜將丁等六人抓起之事被武林知曉後,武林眾人可謂是如坐針氈。因為魏忠賢此舉無疑是在釋放一個訊號,那就是現在他需要練天罡地煞輪迴功的十二人已經湊齊了。
這訊息,對武林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事。
因為魏忠賢向來不贊同藏武於民間。他覺得這是為民亂埋下隱患,要想讓民間安定,讓百姓吃飽的同時絕對不能讓百姓有尚武之風。真正的尚武之風只需在軍戶以及衛所就已經足夠了。
所以,武林眾人完全可以想象。一旦魏忠賢將天罡地煞輪迴功練至圓滿,並以完全之身漸漸直接插手朝政,那武林必然是第一時間就會被清洗的。
武林是講究江湖道義、為俠為民的。這絕對不僅是說說而已。但是現在武林危難當頭,當連自己性命也保不住的時候,武林眾人也紛紛顧不得那麼多了。如果不早準備,那等待著他們的就是死!
任泉等武林耆老自是有些不能接受,即使是吊兒郎當的朱曉凡也有些不贊同武林失了道義。但是一想著如果只等魏忠賢出手,那武林必將是就此覆滅的下場。想著此,他們也不得不暗自點頭。
既是無奈,也是無能為力,更是迫不得已!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即使武林所有人都覺得去做那不顧武林俠義的人,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能去阻止住魏忠賢。
齊齊殺向魏府肯定不可能。那裡不僅有著無數的高手坐鎮,更是有弓弩火銃已待。武林眾人即使武功再高,也頂不住弓弩火銃。
至於衝上風雲山破壞聚星陣。更是不容易做到。朱姝他們甚至想著去挾持浙江都司將軍,讓他將風雲上的官兵給撤下來。但是這想法才一出就被任泉給否定了。
半百之前的武林為何遭受朝廷打壓?一是妨礙到了張居正新政的推行,另一方面就是威脅到了朱明統治。如果武林真的去挾持了浙江都司的將軍,恐怕就不用等著魏忠賢出手了。
可是強的不行,軟的更是沒有任何的辦法。一時之間,武林竟是陷入了一籌莫展之境。
而且最為重要的就是現在武林各派門派皆鬱鬱蔥蔥、一片鼎盛。故此,他們連想隱匿了蹤跡不被魏忠賢找到也不能。畢竟各派先祖的家業可不能隨手裝在口袋裡拿著。至於關閉山門不問世事。那就更不可能了。魏忠賢連早關閉了山門、退出武林的少林寺都不放過。又怎麼會放過他們?
與朱曉凡幾人來說,家人還在魏忠賢手裡。他們退無可退,避無可避。
吊兒郎當的朱曉凡想著,直接跟任泉他們開著玩笑說:五十多年前那麼危險我們都沒退過,現在這點事又算得了什麼?
聽著朱曉凡的話,武林眾人紛紛看著朱曉凡、任泉、沐坤等經歷體內五十多年前那場危難的人。比起五十年前各派高手凋零、門派無路可退被迫關閉敲門或是一開始就被誅滅滿門的場景,這才哪到哪?
而即使那般情形,武林也是堅持了下去。於今一想著,他們更不由自己放棄!
生而為武林人,他們就得有著屬於武林人的傲骨!
不過一死耳,何懼之有?
而在武林眾人一籌莫展了十數天之後,朱姝終於是想到了辦法。她明白,如今武林對魏忠賢所起的威脅並不大。朝堂上更是無人敢違背魏忠賢的意思。所以,整個大明,真正能讓魏忠賢忌憚末就只有一人。那人不是什麼武功高手,但卻是處在權力巔峰。而那人,自是當今皇帝朱由校無疑!
朱姝想著,魏忠賢武功再高也不可能有實力和朱由校抗衡。其他的不說,大明護衛京師的頂尖力量神機營可是被歷任皇帝給握得死死的。
再者說了,從雪隨風哪裡看,朱姝並不覺得這當今皇帝是一個只知道做木活的昏庸皇帝。至於現在朱由校為何對魏忠賢置之不管,朱姝也一時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