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夜,魏府。
魏忠賢自然坐在首位,進了內閣的魏廣微和顧秉謙自坐在下座的兩側。在他們二人下位坐著的是楊寰、田爾耕、許顯純以及遂廣玄等人。
堂內很安靜,連茶也沒有人敢動。本以為沉默會被魏忠賢打破,但是誰知道這時卻有一人走了進來。
這人不是他人,正是候國興。
不是候國興自己要來的。但是他是錦衣衛的掛職指揮使,再加上他和魏忠賢關係不一般。所以魏忠賢自然不能不叫他過來。
而見著候國興進來隨意坐在末位之後,魏忠賢也不生氣,反而是難得笑著道:“既然興兒也來了,那就開始吧。楊寰。”
“在。”
“說說今夜發生的事給大家聽聽。”
“是!”
楊寰道:“今夜東林葉向高、韓爌等數人齊聚楊漣府上。待了足足一時辰又三刻。據跟著的人刺探,他們是在商議馬上到來的京察。葉向高几人到楊漣府上半個多小時辰之後宋黔出現在街上,不過負責一路跟蹤的人跟丟了人。但是守在楊府門外的錦衣衛卻是看見宋黔在葉向高等人離開沒多久之後進了楊府。”
“坐下吧。”魏忠賢擺了擺手,又看著魏廣微等人,道:“各位說說你們的看法。他們集思廣益,咱家也不能乾綱獨斷。”
魏忠賢話音一落,卻無人敢答話。見此,魏忠賢怒道:“都是一群沒用的東西。廣微,你說說看。”
魏廣微行禮道:“是。回督公的話,依廣微看來,今夜葉向高等人商量的京察之事必然已經有了結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東林黨應該馬上就要著手開始京察一事了。”
“為何?”
“回督公。葉向高和韓爌雖然是當今東林地位最高的人,但是韓爌是個溫和性子。至於葉向高,他考慮的太多了,總想著自己做的每件事會不會誤國。所以他很容易被他人意見所影響。但是趙南星的性子是必定要致亓詩教他們於死地。而高攀龍執掌督察院,按著他返朝的初衷,絕對也會同意。更何況,東林還有一個直臣楊漣啊!”
“楊漣!”
魏忠賢一聽這名字不由眼中出現一絲寒芒。魏忠賢道:“廣微說的有道理。不錯,咱家上半夜得到訊息。這東林黨已經決定展開京察,並且借這次京察肅清浙楚齊三黨甚至是在座的各位。現在這麼晚叫大家過來,大家可以說說應對之法。”
“督公。如果說東林文臣準備借這次京察肅清浙楚齊三黨,那對我們可以說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廣微此話何意?難道是準備讓咱家去收了那些敗給東林的雜魚?”
魏廣微道:“督公英明。雖然現在浙楚齊三黨敗局已定,但是浙楚齊三黨的底蘊可不差。如果督公到時候能收了這三黨大臣,對督公可以說是百利而無一害!”
“嗯,不過他們能這麼容易就投了咱家嗎?”
“這事督公但請交給顧大人去辦。相信只要浙楚齊三黨一敗,他們必被收入督公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