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於手,刀槍劍戟。
存乎心,仁俠厚義。
四十載光陰流去,一朝為平風雲又起。
…
——
河南,河南府,洛陽。
洛陽四月,初暖和。
街道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尤其是主街,一片繁華。
“駕!”
就在這時,一陣陣催馬聲突然從城門處傳了過來。不待正在洛陽街頭討價還價的洛陽百姓反應過來,一大隊著飛魚服,配繡春刀的廠衛就出現在了洛陽百姓的眼中。
“內行廠衛辦事,閒雜人等,速速讓路!”
為首廠衛一聲大吼,但是還不待人群讓開路子。他直接帶著一眾廠衛駕馬衝過了人群。一時之間,人倒貨飛街雜亂。
但是這群廠衛壓根就沒有打算回頭,後面緊跟著的步行廠衛直接將散落的貨物踩在了腳底下。即使是有人倒在路中間,也是直接踩了過去。
等所有廠衛都走過去之後,這條繁華的街已經變成了一片狼藉。不僅商家的貨物碎了,沒了。很多百姓更是受了傷。不過幸好不遠處有兩家醫館,廠衛才一過,醫館的藥童就出來扶著人了。
而一些及時躲開的百姓和一些好事者則是跟著這群廠衛。因為他們要去看看,這群飛揚跋扈的人到底是為了誰而來的洛陽。他們想知道,是誰倒了黴。能親眼看著這群凶神惡煞的人去上門,等他走了之後必然是茶館的談資。人都愛熱鬧,洛陽的百姓也不例外。
不過這些人雖想著看熱鬧,但是心中卻是希望這群惡人能夠懲治洛陽的那幾個欺行霸市的惡人。而且他們也相信這群人就是為了那些人而來的。畢竟惡人自有惡人磨,他們相信是這個理。
但是隨著這群人入城過街一路殺氣騰騰衝向前方之後,跟在這群廠衛後面的洛陽百姓心中突然有些感覺不對。
錯了吧,這方向不對。
這是所有跟在後面看熱鬧的百姓和中途被這陣仗吸引出來的百姓的共同想法。
城西,這群人竟然向城西殺了去。
城西除了府衙和張家府邸之外就只是一些普通人家的住所。
普通人家肯定引不動這麼大的陣仗。那目的地就很明顯了。不是府衙就是張家府邸。
但是洛陽的百姓心中卻不想這些人去這兩處的任何一處。他們真的不想。
知府大老爺是真正的清官、好官,愛民如子。自從他到洛陽為知府,不僅走遍了洛陽所有人家,更是處理了府衙堆積近十年的沉年積案,讓府衙牢獄無囚,百姓安居樂業。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老知府還有半年就要乞骸骨了,現在怎麼能受了這等惡人來府。
而張府在洛陽百姓心中的地位與這洛陽老知府不相上下。
這張府乃是洛陽本地富商,祖宗已不可考,但是世代居住洛陽。每逢年關、節日必定開棚施粥。青黃不接之時免租戶租子,並給全洛陽貧苦百姓提供良種。可以說,不僅是在洛陽周圍幾個縣,在整個河南府這張家都有口皆碑。
而此時,在百姓思索擔憂之時。這群人已經過了府衙。見著不是為了知府而來,跟著的百姓不由放下了心。但是一想著不是為了知府而來,那前方十有八九是要去張家府上。見著此,跟著的百姓心又懸了起來。
他們只能在心裡不停的默唸、祈禱不是去張家,不是為了張家老爺。
但是,人往往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