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猶豫再三,向楊烜吐露了心聲,說道:“我國國王威廉四世身體不佳,陛下可能也聽說過了。
他在任十幾年,試圖取悅資產階級自由派,卻又疏遠了軍隊和貴族,最終是兩邊不討好。
“這十幾年,可以說是完全耽誤了。
普魯士軍隊改革停滯不前,資產階級自由派不斷坐大,德國統一程序毫無進展。
“唯一可以令人欣慰的,大概就是新式槍炮的應用。
說起來,這還要拜陛下所賜。
要不是陛下大力採購德萊賽步槍,普魯士軍隊也不會裝備德萊賽步槍。
哎!”
德萊賽步槍量產於1841年,這是世界上第一款後膛裝紙殼定裝彈,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但普魯士軍人較為保守,不願採購定價高昂的德萊賽步槍。
當時一位普魯士將軍說,從後膛裝彈宛如用屁股吃東西,他寧死不會使用德萊賽步槍。
但德萊賽步槍在中國戰場上得到了實戰檢驗,普魯士軍隊最終採購了德萊賽步槍,並將其作為制式武器。
德意志各邦國普遍重視教育,政治環境較為寬鬆,湧現出了一大批世界級的大師,遍及哲學、數學、音樂、文學等領域,如黑格爾、康德、歌德等。
偉大導師馬克思、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在德意志創造出了科學社會主義。
教育的普及、各邦國的分裂、關稅同盟的建立,在客觀上促成了資產階級的壯大。
就連封建制度根深蒂固的普魯士,資產階級在議會中也很有勢力,經常否決內閣的決議。
普魯士的資產階級主要分為兩派,自由派和民主派。
自由派相對溫和,要求取消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特權,監督財政和改革立法制度,採取保護關稅政策,消除封建割據,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
但自由派害怕群眾革命,秉持改良主義立場,試圖和封建貴族謀求妥協,藉以分享政權。
民主派較自由派激進,但勢力較弱,主張建立民主共和國、實行普選權、實現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追求。
楊烜看馮施佩憂心忡忡的樣子,便勸道:“大使先生,我們兩國關係非同尋常,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把你當朋友看,也希望你把我當成朋友。
你覺得如何?”
馮施佩連忙說道:“陛下這樣說,我深感榮幸,自然要把陛下當成至高無上的朋友。”
楊烜說道:“很好。
那麼,我問你,威廉四世的疾病有多嚴重?會不會影響到他履行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