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夫妻兩個回房休息。
久別重逢,恰如干柴烈火,一碰就燃。
楊烜略一洗漱,就和伍菡相擁而臥,巫山雲雨,妙不可言。
事畢,伍菡伏在楊烜身上,甚是滿足。
想起分離之日,她不無哀怨,說道:“我原本以為,你會在中秋節時返回京城。
沒想到,你在前線一直呆到了10月份。”
楊烜撫摸了下伍菡的額頭,說道:“前線事情多,我放心不下,一直等到大事已定,才趕回了京城。
馮可欽還留在湖北,要等攻下武昌後才能回來。
“這些天來我不在,你又要主持國事,又要處理家事,真的是難為你了。
不過,你還真有兩下子,既能把國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又能把兒女管教得服服帖帖。
特別是後者,連我都自愧不如。”
伍菡笑笑,說道:“普天下做父母的,無不想管好兒女。
我哪有什麼本事,只不過是不敢溺愛他們,在他們身上投入的時間更多罷了。
“剛好你也回來了,我有件事得和你商量商量。
楊蹈現在四周歲了,家裡請了師傅給他開蒙。
再過兩年,他也該上小學了。
你說,我們是繼續找師傅給他上課,還是送他上學校?”
楊烜略一思索,說道:“請師傅給他上課,不如送他去幼稚園。
現在這位王師傅,算是博學多才,中外兼修,也教蹈兒快一年了。
看效果,倒也算不上特別卓異。”
伍菡拍拍丈夫的胸口,打斷了他的話,說道:“小孩子才開蒙不到一年,能看出什麼?你也太心急了,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
楊烜笑道:“哪個做父親的不望子成龍?咱們這種人家,又不是普通人,如果兒子不聰慧,不說家門不幸,國家也要蒙羞,老百姓也要跟著遭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在想,不如送蹈兒到育英幼稚園去,那園裡都是革命軍高階將領家的小孩。
蹈兒到了育英幼稚園,平時有了玩伴,對他的成長有幫助。”
伍菡並不贊成,說道:“蹈兒這孩子,心本來就野。
你讓他跟一群軍娃混在一起,豈不放縱了他的性子?”
楊烜堅持己見,說道:“男孩子嘛,心野一些,將來才能有大成就。
況且,革命軍是帝國的臺柱子,皇帝兼任革命軍總司令、大元帥,必須在軍隊面前有威望。
等他長大了,我還要派他到軍校學習,到軍隊中服役。”
伍菡沉默片刻,說道:“有些話,我本不該問,但又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楊烜狐疑,卻又說道:“你說吧,我們夫妻伉儷情深,我一定坦誠相告。”
伍菡這才問道:“將來傳皇位,你打算傳長,還是傳賢?”
這是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楊烜也沒有思考清楚。
看他猶豫不決,伍菡補充道:“你要是打算傳賢,我就得給你多生幾個皇子。”
她很快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說道:“當然,傳長也是一樣的。
多子多福,你是大皇帝,我總該多生幾個皇子,才能對天下有所交待。”
楊烜思索良久,說道:“我們是君主立憲國,不需要皇帝事必躬親。
不過,我想古人說‘國賴長君’,總歸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