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著聊著,雙方漸漸進入正題,談到了吉字營的投降問題。
李秀成提醒李臣典道:“革命軍與吉字營之間,不存在議和的問題,吉字營必須立即投降,避免兩軍出現更大的傷亡。
“想必9帥已經認清了當前的形勢,所以才派你過來請降。坦誠地講,時間拖得越久,對吉字營越不利。我軍1向優待俘虜,吉字營上下都很清楚。
“我本人會嚴格執行革命軍的俘虜政策,不殺俘,亦不虐待俘。吉字營在湘軍中也稱得上精銳,9帥包括你李臣典,投順革命軍後也會受到革命軍的重用。”
話說得很直白了,李臣典眼前1亮,不由得脫口而出,說道:“吉字營如果投降革命軍,能否像楚軍那樣,整建制改編為6軍師?9帥能否像左季高那樣,出任師長?”
如果曾國荃能出任革命軍的師長,以李臣典的地位,足以出任曾國荃手下的團長。在革命軍,主力步兵團編制近4千人。李臣典現任吉字營6營統領,手下也就3千人,傷亡已經過半。
單就李臣典個人來說,從吉字營搖身1變成為革命軍步兵團長,手下管的兵更多了,也更有前程了。這是李臣典的小99,可惜李秀成並不能讓他如意。
李秀成亦直言不諱,說道:“李臣典,你是否知道,革命軍對綠營、8旗,往往是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根本不給他們討價還價的餘地。
“吉字營固然不同於8旗、綠營,卻也難與楚軍相提並論。當今皇上欣賞左季高,認為他熟悉西北輿地,在西北下過很多功夫。
“依你看,9帥之才,能比得過左季高嗎?吉字營兵馬之眾、人才之盛、軍氣之正,能比得過楚軍嗎?9帥這樣的將帥、李將軍這樣的猛將,在革命軍裡有很多。但左季高這樣的奇才,世所罕見。”
左宗棠的才幹,李臣典是知道的。楚軍雖然出道很晚,卻威名赫赫。曾國藩還未建立湘軍時,左宗棠已在湖南巡撫衙門裡獨攬大權了。
曾國荃與左宗棠相比,實在是比不過、不能比。他想效仿左宗棠,出任革命軍的師長,所望實在過奢。
李臣典堅持己見,說道:“9帥是滌帥的弟弟,論才具或許不如左公。但吉字營英勇善戰,昨日為師長所親見。上下齊心,身陷重圍而不散,亦不輸於楚軍。
“革命軍若有心收降吉字營,總要開出1些價碼,好為9帥所接收,亦能讓吉字營上下官兵所安心。我想來想去,唯有將吉字營改編為6軍師,才是最合理的辦法。”
李秀成搖頭笑笑,說道:“當年,革命軍還叫黑旗軍,從廣東向廣西做戰略轉移。我於那時加入革命軍,從排長做起,歷經大小戰鬥數十起,轉戰南方7省3市,到現在不過是個步兵師長。
“吉字營之成為吉字營,9帥之成為9帥,與滌帥的提攜不無關係。換句話說,若無滌帥,也就無9帥,9帥也就不能與左季高平起平坐。
“以滌帥的資歷和才具,或許可以得到左季高的待遇,出任革命軍6軍師長。以9帥論,實在是難以服眾。”
講到這兒,李秀成靈機1動,說道:“我倒有個主意,可以抬高9帥的地位。滌帥陳兵長江北岸,手下還有78萬兵馬。
“湘軍水師既已被殲,長江南岸的楚軍、吉字營亦都灰飛煙滅。長江北岸的湘軍,如同1個人失去了手腳,不僅難有作為,也難逃全軍覆沒的厄運。
“9帥是滌帥的親弟弟,不如請他前去遊說滌帥投降。事成之後,9帥1定能得到皇上的重用。滌帥建立湘軍勞苦功高,投降革命軍後,曾氏1門性命、祿位得到保全,像你這樣的湘軍大將也將受惠。
“十幾萬的湘軍性命,都將得到保全,想回鄉的回鄉,想歸順革命軍的歸順革命軍。這可是1項大功德,活人無數,你可以好好考慮考慮。”
李臣典略1思索,說道:“滌帥上年紀了,中過進士,點過翰林,最愛講‘道德’、說‘仁義’,對程朱理學推崇備至。他這種老派的人,最看重個人的氣節,十有89不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