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61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61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李秀成在革命軍中號稱名將,1向擅長打巧仗。他指揮打仗,總是謀定後動,部隊總能以最小的傷亡,取得最大的戰果。為此,部下都樂於跟著他打仗,友軍也甘心受他的指揮。

可今日的情形,實在是兇險。敵強我弱,敵人是被逼上絕路的窮寇。革命軍人少,必須守住防線,堅決擋住吉字營。

革命軍沒有太多的選擇,只得硬著頭皮迎擊吉字營,必須不惜1切代價擋住吉字營,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李秀成在望遠鏡裡看得真切,吉字營騎兵率先發起了衝鋒。戰馬狂奔,形成1道長達兩3裡的灰塵。

看樣子,吉字營急於逃跑,連炮火準備也沒有,就直接發起了進攻。

李秀成大聲下令:“火力隊準備瞄準,準備集火射擊!等我命令!”

革命軍彈藥將盡,李秀成下令集中彈藥。6戰隊成立了1支火力隊,準備在最關鍵的時候給予湘軍致命1擊。步4師騎兵則成立了1支馬槍隊,作為預備隊,以防不測。<炮彈,步槍子彈也所剩不多。衝鋒的湘軍騎兵,很快就進入了革命軍槍炮的射程,李秀成大喝1聲,下令:“開火!”

火力隊1陣密集的子彈、炮彈,吉字營當頭損失兩3百名騎兵。但吉字營騎兵數量多,攻勢有所減弱,隨即又反應過來,繼續向前衝鋒。

李秀成毅然下令:“騎兵出擊!不許放過吉字營1兵1卒!”

騎兵團長鄭成釗把心1橫,帶領騎兵向前衝擊。以往時,革命軍裝備精良,清軍裝備落後,遇有騎兵衝鋒,革命軍往往藉助槍炮大量殺傷清軍。

這1次,革命軍彈藥用盡,只能冒著吉字營的炮火,爭取與吉字營展開白刃戰。好在湘軍騎兵缺少訓練,馬上騎射的功夫相當1艘,手上就算有來復槍,也不能很好地在馬上射擊。

曾國荃好大喜功,貪大求全,纏著大哥給他購買了許多洋槍。其洋槍以來復槍為主,槍管內有膛線,又稱為線膛槍,射擊精度較以往的滑膛槍大為提高。

曾國藩並非冥頑不靈者,他同樣很早就認識到了洋槍的優越效能。但湘軍大多來自湖南山鄉,沒有文化,訓練不足。就算給他們配備了來復槍,湘軍也來不及組織嚴格的射擊訓練。

1到戰場上,湘軍士兵心理緊張,就算手持來復槍,也會慌作1團,胡亂射擊。

直到中日甲午戰爭時,當時的各國軍事觀察家驚奇地發現,已經普遍裝備起洋槍洋炮的淮軍,卻連最基本的戰術動作都不會,只是對著日軍陣地盲目射擊。

反觀當時的日本6軍,把西方軍事操典學得有模有樣,戰術素養可圈可點,戰場勇氣更是令人欽佩。甲午戰爭的輸贏,不管海戰還是6戰,其實並無多大懸念。)

曾國藩對這1點心知肚明,1直反對給湘軍裝備洋槍。他不是不想裝備洋槍,而是知道這玩意太花錢,湘軍士兵短期內又掌握不了射擊要領。

相反,曾國荃長期在前線帶兵打仗,對革命軍的步槍、火炮印象深刻,極力主張裝備為湘軍裝備洋槍洋炮。吉字營和楚軍,都是湘軍洋槍裝備率較高的部隊。

現在,兩軍騎兵相接,開始白刃戰,彷彿又回到了冷兵器時代。

革命軍的騎兵,已經完全拋棄了長矛,以馬槍、刺刀、馬刀為制式武器。

馬槍與步槍不同,槍身更短。為馬槍配備的刺刀,長度較步槍刺刀更長,基座比步槍刺刀更加厚重。不過,革命軍騎兵拼白刃戰,更喜歡用馬刀。

在冷兵器時代,長矛重甲的騎兵堪稱是戰場的大殺器,也是各國軍隊的殺手鐧。在中國,手持弓箭、長矛的草原騎兵,更成為歷屆中原王朝的夢魘。

但到了近代,隨著火槍火炮的流行,裝備火槍火炮的步兵,重新成為戰場主角。騎兵日漸淪為輔助兵種,作戰職能邊緣化,笨重的長矛反而不便於騎兵的快速機動。

因此,到了十9世紀後半頁,各國騎兵相繼淘汰了長矛,改用更為輕便的馬槍、馬刀為武器。

在楊烜的堅持下,革命軍率先放棄了長矛,改用馬刀、馬槍為制式武器。遇有白刃戰,騎兵在馬槍上安裝刺刀,或直接使用馬刀。

輕便的馬刀在騎兵衝鋒時有著極佳的效率。只要戰馬在奔騰,騎兵就可以藉助戰馬的速度,不需要大力揮舞馬刀,僅手持馬刀向外掠出,就能輕鬆收割敵兵的性命。

兩軍相接,很快廝殺起來。革命軍騎兵人少,卻毫不相讓,與吉字營廝殺在1起。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玉鈐鎖天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