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帝國在農民實施均田免賦,向農民徵收田賦達到30。但農民依然樂此不疲,生活大為改觀。
帝國治下,農民繳過田賦之後,不再承擔其他任何稅賦,土地產出的百分之7十,都為家庭個人所有。地主沒了田租,收入大減,卻得到公司股份作為補償,只得忍氣吞聲。
清朝田賦稅率由先帝確定,世世代代不得更改。為了對付此起彼伏的民變、邊患,滿清只好開徵各項苛捐雜稅,如厘金、火耗等。
江西搞出來的“計田徵稅”,又是1大苛政。貧農交不起稅,就得加入“田勇”,以身抵稅。很快的,僅南昌府、撫州府、臨江府、瑞州府,就搞出了十幾萬的“田勇”團練。
這些田勇毫無戰鬥力,徒成地方弊政。
卻說革命軍海軍6戰隊3支隊、騎兵師第2團,海6軍共6千餘人,兵分兩路,1路走贛江,1路走贛江東岸,浩浩蕩蕩地向南昌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海軍6戰隊司令6順德負責指揮此次戰鬥。在吳城鎮,革命軍與江西綠營發生交火。吳城鎮位於贛江與鄱陽湖交匯處,地位緊要,湘軍在此設有厘卡。
清軍不堪1擊,被革命軍輕鬆擊潰。之後,革命軍繼續南進,當天就到達了南昌府下游商埠樵舍鎮。
大軍在此宿營,偵察參謀回報,說清軍疏於防備,南昌防禦工事很是草率。綠營正規軍放棄了南昌城外雞籠山等要隘,反把“田勇”部署在城外當炮灰。
“田勇”都是團練,臨時抓壯丁而來,根本就不願守城,每天都有很多“田勇”開小差逃跑。他們在城外挖戰壕,設陷阱,也都是應付了事,戰壕挖得不深,陷阱暴露明顯。
6順德笑道:“田勇連戰壕都挖不了,更打不了仗。明天,只怕1接仗,他們就會4散而逃。傳令,明早5時起床,6時整開拔。
“此戰的目的,第1在於吸引湘軍南下,第2才是進攻南昌。因此,明天各部沒有我的命令,不準擅自攻城。”
第2天,革命軍逼近南昌城外,江西水師戰船前來迎戰。江西水師又稱鄱陽湖水師,戰船皆為木質帆船,仿的是湘軍的長龍、快蟹、3版等戰船。
在革命軍鐵甲艦面前,清軍鄱陽湖水師1敗塗地,戰船1半被毀,1半舉白旗投降。
6上,田勇更是不堪1擊,和革命軍剛1接觸,就4處潰逃。革命軍6上多為騎兵,田勇跑不過騎兵,乾脆跪倒在地,任由革命軍宰割。
革命軍那樣優待俘虜,不濫殺,亦不虐俘。田勇更加無心戰鬥,直接投降了事。
於是,革命軍只用1個上午,就抵達南昌城下。綠營兵不敢出戰,在城頭居高臨下開炮。革命軍則集中在南昌西門外,使用鐵甲艦炮反擊守軍。
當年太平軍發動西征,集結大軍圍攻南昌。時任江西巡撫張芾,請來了湘軍名將江忠源守城。江忠源主持加固城防,又把城外高樓建築付諸1炬,防止被太平軍所用。就連大名鼎鼎的騰王閣古蹟,也毀於這場戰火。
清軍守住了南昌,而南昌城的防禦也頗為堅固。
革命軍此行南昌,目的在於吸引湘軍南下。眼見湘軍不上套,6順德調來1艘500噸級的鐵甲艦。<榴彈炮,威力驚人。縱使南昌城牆經過江忠源的加固,也被大炮順利轟破。
6戰隊冒著炮火,從城牆缺口湧入南昌城,綠營兵略1抵抗,就潰不成軍。有的綠營兵試圖開門逃跑,革命軍則以騎兵守在城門外。眼見無路可逃,革命軍的俘虜政策又是出了名的好,綠營兵乾脆投降了事。
名城南昌,就此落入革命軍之手。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