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554章 鐵絲網禦敵

第554章 鐵絲網禦敵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今晚的雲彩比較厚重,月亮不時隱入雲層,夜色也十分晦暗。

革命軍步3團先鋒早早吃過晚飯,早早進入了夢鄉。先鋒由1營、2營組成,由副團長王玉寶統1指揮,在永州府城西側的長塘宿營。兩營相距兩百餘米,中間設有流動巡邏哨。

革命軍與湘軍不同,特別強調機動性。步兵行軍,往往從早上開始,1直行軍到傍晚。

宿營時,湘軍要花費很大的力氣設定營壘。挖深壕,設吊橋,布炮位,都是最基本的規範操作。

革命軍宿營時,無需這麼麻煩,只是劃分1片宿營地,並不浪費體力挖掘深壕,而在營地4周廣佈哨兵,使用木柵欄圍成1圈。

這次行軍,革命軍宿營時連木柵欄也不設了。因為革命軍有了1種新的防護武器鐵絲網。

鐵絲網是南寧軍械製造廠的新產品。南寧軍械製造廠是1家才成立兩年的新企業,主要製造外圍軍用裝備,如水壺、雨衣、飯盒、姓名牌、軍用鉛筆等。

軍械製造廠才發明鐵絲網不久,這是鐵絲網第1次應用於戰場。

歷史上,鐵絲網發明於1867年。發明人為美國人約瑟夫·格利登因,他曾經當過牧童。當時,牧欄主要由柵欄、鐵絲組成,羊群經常翻越柵欄。格利登因受帶刺薔薇啟發,發明了鐵絲網。

早期鐵絲網主要用於畜牧業。在美國西部邊疆的開拓過程中,鐵絲網起到了明確產權的作用,為美國開發西部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鐵絲網廣泛應用於戰場,深刻地改變了陣地戰的形態。

南寧軍械製造廠生產的鐵絲網有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鐵絲網主要用於固定場所,如監獄、要塞等。移動式鐵絲網主要用於野戰,在工廠成批生產後運至戰場。)

步3團先鋒用於宿營防禦的鐵絲網,正是移動式鐵絲網。這種鐵絲網可以卷在1起收納,使用時展開即可,設定速度快,可以有效地阻擋敵軍馬步兵的衝擊。

湘軍摸黑來到長塘。按計劃,湘軍分為兩部,田興恕帶虎威常勝軍殘部,吳坤修帶彪字營兩營人馬,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進攻步3團1營、2營。兩軍約定在寅時初發起進攻。

清軍的落後體現在方方面面。譬如在時間上,清軍仍然使用十2時辰制。這種計時方法非常粗糙,遠遠談不上精確。

革命軍營以上幹部已經配發懷錶,改行公曆、2十4小時制,對時間的把握更加精準。

同時,在協同方面,湘軍各部也缺乏有效的通訊手段。為避免打草驚蛇,他們也不敢公開使用信記號。

乘著天黑,吳坤修和田興恕各自率軍,潛伏在距離革命軍宿營地不足1裡的地方。那時候通訊技術落後,部隊1旦分開,就只能靠人力來回奔走通訊。

看情形,革命軍戒備並不嚴密。月色晦暗,隱隱露出幾點燈光。除此之外,盡是連綿在1起的軍用帳篷。

吳坤修估計差不多到寅時了,按捺不住,向革命軍帳篷處發射火箭,搶先發動進攻。湘軍缺乏有效的照明手段,1向不敢夜襲革命軍,這1次倒頗出革命軍的意料。

沒多久,便有不少帳篷被點著。吳坤修頗感得意,回頭1看,發現田興恕那邊也發起了進攻,點燃了革命軍的帳篷。

但點燃帳篷,很快就驚動了哨兵。哨兵連忙吹哨報警。

歷來湘軍與革命軍交戰,最煩惱的是兩軍火力差距太大。大多數情況下,湘軍要付出很大的傷亡,才能接近革命軍。

今夜,革命軍疏於防備,湘軍可以輕易接近、偷襲革命軍,吳坤修頗感得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湘軍放完火箭,剛發起衝鋒,就被1道隱蔽的鐵絲網攔了下來。

這種鐵絲網大概有1人高,上面分佈著密集的鉤刺,以木樁為固定點,環繞在營地4周。鐵絲網上,則掛著鈴鐺,若有人試圖翻越鐵絲網,就會弄響鈴鐺,驚醒哨兵。

鐵絲網看似不起眼,實則相當重要,在近代戰爭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近代時,軍隊可在鐵絲網上通上高壓電流,在附近埋設反步兵地雷。再輔之以探照燈、機槍陣地,敵軍甭管多厲害,也難以跨越鐵絲網防線。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