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浙江富商胡雪巖也忙碌起來。他是個閒不住的人,難得在春節期間過了幾天舒適日子。正月初8利於出行,胡雪巖再次乘坐“靖波號”武裝商船,前往南洋尋覓商機。
第1站先到了廣州。廣州市是帝國的舊都,也是帝國境內工商業最成熟,發展最為完善的城市。
“靖波號”1停靠廣州港,胡雪巖立馬被廣州的繁華震驚了:繁忙的港口、來來往往的商船、按班行駛的公共馬車、水泥構建成的高層建築……
廣州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胡雪巖親眼目睹4處林立的工廠煙囪,才知道報紙上所說不假,廣州已經成了1座工業城市。
他刻意保持低調,下榻浙江會館。之後,胡雪巖略1休整,便懷揣浙江省委的介紹信,前去拜訪廣州商會會長5崇曜。
早在滿清時,5氏家族便是廣州十3行的行首,也是廣州商界領袖。楊烜娶了5崇曜的女兒5菡,又大力扶植怡和公司,5氏的商界領袖地位更加牢固。
去年,根據帝國工業部的指示,怡和公司整組為怡和集團,下屬各大工廠分拆成獨立子公司。
這輪改革後,怡和集團子公司積極性大為提升,集團業務增長很快。集團領導層無需過多幹預子公司的經營,5崇曜作為集團董事長,也不必再像以前那樣忙碌了。
有浙江省委的介紹,5崇曜對胡雪巖十分重視,拿到帖子後立即召見。
1見面,胡雪巖搶先行禮,說道:“晚生胡雪巖,參見國丈!”
5崇曜亦向胡雪巖回禮,說道:“雪巖,你太客氣了。”
胡雪巖最會做人,雖是第1次拜見5崇曜,亦準備了不少杭州的土物產。他聽說,5氏祖籍福建,中途特意停靠,買了些的土儀。
帝國嚴禁官場賄賂,這些土特產價值不高,卻能顯示出胡雪巖的誠意,亦能引起5崇曜的注意。
寒暄過後,胡雪巖開門見山,說道:“國丈,胡某不揣冒昧,登門叨擾,實想拜託國丈幫忙,務色幾個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技術骨幹。”
5崇曜亦不擺架子,對道:“不勞胡先生費心。你們省委主任王徵是我們廣東人,也是帝國的元老重臣,我與他也頗有淵源。
“王主任主政浙江,正圖振興。他在信裡說,胡先生是個商業奇才,自小就立志在商業上幹出1番事業。我很欣賞胡先生的志氣,自然會鼎力相助。”
胡雪巖連聲感謝。5崇曜則感嘆道:“胡先生,在中國做商人,自古都很難。商人沒有地位,要想賺錢,只能投靠當官的。
“賺到了錢,別人眼紅,說你是奸商。賺不到錢,自己折了本,沒人同情你,反而會罵你活該。我父前生前是十3行首,表面風光,其實受盡委屈。
“那時候,在滿清治下,國家1缺錢,就要逼迫商人捐納。當年朝廷要禁菸,又打不過洋人,便逼我父親與洋人交涉。
“洋人不服,派艦隊兵臨廣州。朝廷打不過洋人,卻在國內耀武揚威,在商人身上敲骨吸髓。我5家偌大的家業,被滿清官府盤剝得奄奄1息。
“幸而當今至上英明,大力鼓勵工商,我等商人也有了出頭之日。胡先生,你沒經歷過鴉片戰爭,不知道那時候的艱難。
“如今,我們迎來了好時代,應該積極響應國民政府的號召,努力經營工商業,為國家獻1份力,為商人爭1口氣,也為自己掙1份光榮。”
胡雪巖聽說過5氏家族的傳奇,說道:“國丈的經歷,胡某感同身受。胡某在浙江時,生意做得雖大,卻與國無益,於老百姓亦無益,甚至於自己亦沒什麼幫助。”
5崇曜有些疑惑,不知道胡雪巖所指為何。
胡雪巖繼續說道:“比方說,有1次,我立志要與洋人商戰。在我看來,滿清雖不如列強,可我們商人,卻要在商場上跟洋人爭1口氣,爭1次輸贏。
“我那時經營生絲生意,賣生絲給洋人。為了逼迫洋人就範,我聯絡各大絲行,企圖抬高生絲價格。洋人亦很驕傲,覺得我們華商實力有限,絲行、散商心又不齊,堅決不肯高價收絲。
“如此相持了1年,洋人領事向兩江總督施壓,說我囤積居奇,擾亂市場。總督亦認為我事情做得太絕,讓人帶話給我,要我見好就收。
“無奈之下,我只好把絲賣給洋人。那1次,真正是驚險。要不是我機靈膽子大,別說賺錢,恐怕就要血虧了。
“算1算,1共賺了十8萬兩銀子。先計算乾股,給各位官場上的大老爺分紅,再給各大股東分紅,還要酬勞手下得力干將。最後算下來,我這邊竟然毫無收穫,還倒貼了幾千兩銀子。
“在滿清治下經商,上下都要打點,真正是難上加難。正如國丈所說,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正該發奮努力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