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483章 長洲藩擴充軍備

第483章 長洲藩擴充軍備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抗日之奪寶奇兵 逐鹿北朝 末日大秦:帶著秦始皇吃雞簽到 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旭天紀 北宋大畫師 抗戰之最強戰兵 美利堅科技霸主 都市頂級傭兵 超級大華夏 大漢再起之無限征途 差分機時代 亂唐之最強武神 漠唐 徐知證傳 明末隱相 三國呂布之橫掃千軍 吃貨聯萌[全息] 1850再造中華 縱橫西漢

肥前藩太上皇鍋島直正非常識貨,從“靖波”號上購買的商品都是最先進的,也是最適用的。譬如75野戰榴彈炮,鍋島直正直接購買了四門,耗資三萬多兩白銀。

然而,這種外貿型號的火炮效能並不是最先進的先進,生產時有意進行了效能上的閹割。中國敢出口這種火炮,對自己的火炮製造技術非常自信,相信外國一時之間無法仿造。

“靖波”號離開肥前藩,下一站是長州藩。長州藩是外藩大名,歷任藩主皆與幕府不睦,彼此敵視、防範。

藩主為毛利氏,多性格暴烈,桀驁不馴。戰國時期,藩主毛利輝元與織田信長對抗。信長死後,毛利輝元又與豐臣秀吉妥協,參加執政,為五大老之一。

關原之戰時,毛利輝元站在德川家康對立面,為西軍總大將。戰敗後,毛利氏被德川減封,從120萬石減為29.9萬石。

1837年,毛利敬親成為長州藩主,任用村田清風展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財政上,村田清風效仿薩摩藩,強行對商人賴賬,抵銷了長州藩的債務。又對藩內特產實行專賣制度,對農民橫徵暴斂。此外,長州藩還鼓勵學習蘭學,用西方科技開拓財路。

進入19世紀50年代,長州藩內分裂成了兩派。一派是繼承村田清風理念的的改革派,一派是主張因循守舊維持現狀的保守派。

藩主毛利敬親則成了傀儡,在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維持平衡。因為凡事沒有主見,毛利敬親口頭禪是“就這麼辦”,被人嘲笑為“就這麼辦先生”。

長州藩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交替上臺,長州藩與幕府關係也越來越差。長潘店藩倒幕派勢力也越來越多,逐漸成為倒幕派最為重要的據點。

歷史上,長州藩在倒幕運動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長州藩出身的武士,長期霸佔日本陸軍,與薩摩藩武士控制海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長州藩武士中,比較有名的有:維新前三傑之高杉晉作、吉田松陰,維新後三傑之木戶孝允,久坂玄瑞,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的伊藤博文,被譽為“日本陸軍之父”的山縣有朋,井上馨,桂太郎,主持日俄戰爭的乃木希典,被譽為“豐臣秀吉再世”的兒玉源太郎、寺內正毅……)

在江戶三百藩中,長州藩與中華帝國的關係更為密切。美國佩裡准將第二次訪問日本時,長州藩武士吉田松陰冒著脫藩的大罪,前來拜訪佩裡,請求佩裡帶他到外國增長見識。

佩裡准將不願得罪德川幕府,拒絕了吉田松陰。恰巧陸雨晨訪美歸來,與佩裡准將一晤。於是,佩裡把吉田松陰交給了陸雨晨,吉田松陰也轉而來到中國廣州求學。

吉田松陰在廣州看到了希望,極力贊同中日親善,請求幕府派遣更多的留學生到中國。經過反覆的討論,幕府終於下定決心,從各藩選拔優秀武士,前往廣州留學。

長州藩有吉田松陰開拓在前,對派遣留學生極為熱心,與中國的關係也更為親睦。

因此,當“靖波”號抵達長州藩後,胡雪巖、古應春等人受到長州藩武士的熱烈歡迎。長州藩武士一向與幕府為敵,做事不計後果,大肆從“靖波”號訂購軍火。

長期秉政的改革派領袖村田清風,此時已經身患絕症,在病床上奄奄一息。聽說“靖波”號來訪,村田清風還是從病床上掙扎著起來,到碼頭上近距離觀察了“靖波”號戰船。

村田清風主持藩政期間,以下級武士、富農、富商為基礎,改進特產專賣制,改革兵制,興辦洋學,增強了藩內經濟和軍事實力,為後來長州藩在討幕運動中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胡雪巖聽說來人是德高望重的村田清風,亦下船與村田清風會晤。

村田清風病容憔悴,與胡雪巖一見如故,望著龐大的“靖波”號,不禁感嘆道:“想不到,在我有生之年,竟能看到東亞人自造的戰船,遨遊在東亞的海洋上。”

胡雪巖為之一動,說道:“東亞是東亞人的東亞。只要中日親善,日本積極向中國學習,未來一定可以振興。”

村田清風苦笑一番,嘆道:“我老了,不中用了,未來要靠年輕人。”

一旁有個名叫桂小五郎的下級武士,忍不住插話道:“村田大人主持藩政期間,受到歷任藩主的信任,並大力推行改革。如此經營二三十年,長州藩才有當今雄藩的景象。

“可如今,大人病重,保守派勢力抬頭,藩主又習慣做和事佬。一旦村田大人亡故,保守派恐怕就要執政。他們頭腦簡單,盲目攘夷,我真不敢想象今後長州藩會變成什麼模樣。”

這位桂小五郎只有二十多歲,卻思維敏捷,見識高遠,受到村田清風的提攜。

村田清風主持藩政期間,有兩項舉措最受武士歡迎。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