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一師沿太湖西岸,經宜興、溧陽、溧水,主攻南京城東的清軍江南大營,掃蕩常州、鎮江、無錫等地。
步兵四師將沿太湖東岸行軍,掃蕩蘇州、嘉興、松江等地,配合一師兜剿清軍江南大營,打垮上海方面的洋槍隊。
卻說楊田率領步兵一師,馬不停蹄,前往南京。他將會同海軍陸戰隊,夾擊天京城東的江南大營。
江南大營是清朝正規軍中規模最大的一支機動力量,編制官軍八萬多人。咸豐對江南大營寄予厚望,撥給厚餉。
去年,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擊破江南、江北兩大營,前任江南大營統帥向榮憂憤而死。向榮生前非常賞識張國樑,遺折推薦張國樑繼任江南大營統帥。
張國樑出身於廣東天地會,早年與羅大綱是生死之交。但羅大綱投奔了太平軍,張國樑則投奔了滿清,彼此分道揚鑣。
此人驍勇善戰,在湘軍崛起之前,堪稱是清軍第一悍將。咸豐皇帝曾親自派人送他金創藥,稱他為“江南長城”。
張國樑所部清軍,一向都是江南大營最精銳的部分,稱為“捷勇”,骨幹為張國樑在廣東天地會時的私人武裝“艇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向榮生前作江南大營統帥,一直都把張國樑倚作肱骨,讓捷勇擔任江南大營的機動部隊。張國樑就像是個救火隊長,哪裡有事,張國樑就率領捷勇前去滅火。
當朝權臣肅順亦主張讓張國樑擔任江南大營統帥,但朝中有不少人反對,認為張國樑出身不好。最後,咸豐出來和稀泥,令八旗親貴和春為江南大營統帥,令江南提督張國樑幫辦軍務,即為副帥。
和春才能非常一般,之前與向榮關係緊張。和春得勢,與向榮的愛將張國樑同樣關係緊張。
和春才能平庸,繼向榮擔任江南大營統帥後,在任上並無大的見樹。總體上,他沿襲向榮的戰略,先掃除天京外圍的鎮江、溧水、金壇等據點,再集中兵力進攻天京。
天京內訌,江南大營趁機反攻。和春故作聰明,花費重金招募流民,在天京以東挖掘了一道三丈寬的深壕,試圖長期圍困南京。
現在,革命軍攻破湖州,兵分兩路經略江南。和春隨即做出應對,令張國樑率領一萬兵馬出常州、蘇州,前去抵擋李秀成的步兵四師。
和春自己率領主力,堅守南京城東的江南大營。
他的運氣很好,繼任江南大營統帥後,先是遇到太平軍天京內訌,江南大營趁機恢復。之後,楊烜雖然入主南京,革命軍主力卻短時間內投送不過來,在南京周圍採取守勢。
和春自以為革命軍有名無實,不足為慮。他在蘇南、浙北設立厘金局,徵收重稅,高價購買洋槍洋炮。為了訓練八旗馬隊,他還模仿洋人的騎兵,給八旗兵裝備了新式來復槍。
但搞笑的是,和春覺得子彈太貴,平時不捨得使用。很多八旗騎兵只打過幾發子彈,射擊經驗嚴重不足,很多人都不會在馬上據槍射擊。
和春的笑話不止於此。他手下有個名叫王浚的狗頭軍師,向他獻計,故意拖欠部下軍餉。王浚的理由是,拖欠部下軍餉後,部下有求於統帥,就會對統帥言聽計從。這種鬼邏輯,和春居然奉為圭臬。
張國樑麾下的捷勇,是江南大營最精銳的部隊。和春同樣拖欠捷勇軍餉,他暗示張國樑,等江南大營打敗革命軍後,才能補足捷勇軍餉,並默許捷勇搶劫。
革命軍的騎兵越過長興,直逼宜興。宜興地處江南大營後背,聯接安徽、浙江,和春不敢怠慢,連忙調來一支滿洲馬隊。
這支滿洲馬隊從關外調來,由達斡爾獵人組成,被和春視作王牌。再加上新配給的來復槍,料想可以大勝革命軍。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