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日綱第一次進攻清涼門失利,損失相當慘重。蒙得恩聽聞訊息,對此也很重視,嚴令太平軍限期奪下清涼門。又下詔為軍官加官晉爵,從聖庫中支取金銀財寶犒賞士兵。
最令人興奮的是,天王府公開承諾,攻下清涼門者封侯爵,第一個登上城門者封丞相。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秦日綱湊齊了三千太平軍,於第二天上午重攻清涼門。他軍事才能一般,進攻也是按部就班,仍然按照昨天的部署,從城門下的馬路發起主攻。
秦日綱吸取了教訓,準備更加充分,連夜打造了八部雲梯。又在附近清涼山上設定炮位,居高臨下炮擊清涼門上的革命軍。
不過,太平軍火炮太過拙劣,連清軍火炮都不如,對革命軍威脅很有限。雲梯更是聊勝於無,因為革命軍收縮防線,清涼門城樓下的城牆,都已被封死。
革命軍彈藥消耗太大,經不起浪費。所以李銳一開始便下令,非有命令,不得開槍。
太平軍先使用火槍胡亂向城頭射擊,一直暢行無阻地向前推進。城頭革命軍並未還擊,既不開槍,也不開炮。
太平軍頗為高興,以為革命軍害怕了,更加鼓譟前進,直至清涼門前五十米處。
革命軍在此設有路障,擋住了太平軍的道路。太平軍略作停留,見革命軍仍不反擊,便開始清除路障。
路障多用木料、桌椅、乃至昨日的太平軍屍體,堆積而成,清除起來並不容易。前面的太平軍只能停下來,合力清除路障。後隊的太平軍為路障所阻,隊形越來越密集。
李銳沉得住氣,直到這時才下令開炮。開花彈在太平軍人群中爆炸,彈片所到之處,太平軍紛紛斃命。
緊接著,革命軍的火槍手也開始射擊。在這麼近的距離下,1852式步槍幾乎彈無虛發,槍槍命中。
太平軍隊形動搖,有人開始往後逃。這次進攻,太平軍人數雖多,卻不如昨天精銳。
秦日綱在陣後督戰,當即毫不留情地派出督戰隊,斬殺膽敢後退的太平軍。官兵大懼,沒人再敢後撤。
於此同時,秦日綱叫來忠勇小隊的隊長,對他說道:“小弟,妖兵甚是猖獗。爾等為童子,至正至陽,妖兵刀槍不能入。你敢不敢帶上忠勇小隊,衝入清涼門與敵交戰。”
所謂忠勇小隊,是秦日綱燕殿部隊裡的童子兵。太平軍中編有童子兵,本來作為牌尾編入男營。蓋因童子心智不成熟,易受拜上帝會蠱惑,樂為太平軍驅使。
這些童子兵經常擔負衝鋒的任務,富有戰鬥精神,堅忍不拔,以戰死為光榮。
不少太平軍大將利用這一特點,乾脆把童子兵編成敢死隊。秦日綱便編練了一支“忠勇小隊”,隊員都是童子兵,以一個十五歲的少年為隊長。
隊長聽過秦日綱的攛掇,說道:“燕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兒等常受燕王恩典,常思報恩之道。天父保佑,我們忠勇小隊恨不得立馬上陣殺敵,殺盡妖兵。”
秦日綱備感欣慰,上前為隊長整理衣冠,看見他脖頸上蒙著一塊棉布,已被血水染成了紅色。
隊長豪爽地說道:“這是昨天跟妖兵打仗掛的彩,幸有天父保佑,小弟馬上又可以跟他們算帳了。”
秦日綱身經百戰,又經歷了天京事變,早已變成鐵石心腸。看到忠勇小隊一腔赤誠,他還是心有不忍。因為他知道,忠勇小隊此去,十有八九是有去無回。
可戰爭是無情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些十幾歲的童子兵,只是秦日綱成王之路上的墊腳石而已。
忠勇小隊隊長帶著三百多名童子兵,一邊唱歌,一邊向清涼門衝去。歌聲整齊而嘹亮:“兒今充童子兵,頭編紅巾,手執竹槍,朝夕跳叫,喉燥無聲,炮聲轟轟……”
只不過,他們空有一腔熱情,手中的武器卻相當落後。大部分手持刀矛,少部分拿的是鳥槍、土槍,只有極少量的來復槍。最小的隊員只有十一二歲,拿不動刀矛,用一支削尖了的竹槍做武器。
這群十來歲的童子兵,一邊跳躍,一邊唱歌,毫不畏懼的向前衝鋒。這番詭異的景象,令城頭的革命軍又驚又怒。秦日綱真是狠毒,竟然驅使孩子當炮灰!
李銳也大受觸動,嘆道:“太平軍訓練出來的童子兵毫不懼死,真是心腹大患。若青少年都像這樣愚昧無知,中國就沒得救了!”
他做海盜時就刀頭舔血,加入革命軍後更經歷了無數殘酷的戰鬥。可此時此刻,看到太平軍童子兵前仆後繼地衝了過來,李銳還是難過得流下了淚水。
他終於明白,邪教蠱惑人心,荼毒心靈,實乃世界之公敵。怪不得,洋人傳教士對拜上帝會痛心疾首;怪不得,王樹仁在天京潛伏多時,對太平軍毫無同情心,反而力主誅殺洪天貴福。
他抹乾淚水,說道:“在戰場上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傳令,給我狠狠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