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現在,陳承瑢帶隊夜行,哨兵只是詢問一下來者何人,既不盤查路憑,也對校對口令。由此可知,太平軍已經元氣大傷,大不如前了。
逼近清涼門時,陳承瑢要求出城,受到守門官兵的詰難。陳承瑢向門官喊話,說道:“我乃佐天侯,持天王手令,有事出城。你們快快開門,不要誤了我的大事。”
天京事變前,城防大事向來由韋昌輝負責。但楊秀清對韋昌輝十分猜忌,時不時就會從韋昌輝手中剝奪城防大權,交與韋昌輝之下的陳承瑢。
因此,陳承瑢與城門守軍很熟。他就是利用這個便利,發動了天京事變。
門官是個廣西老兄弟,對陳承瑢並無懷疑,說道:“佐天侯大人稍等,天王法令,小人不得不遵守。待小人派人下來,驗過手令,立馬開門。”
陳承瑢卻笑道:“你小子是個人才,我平日裡就留意你了。實不相瞞,我此番出去,是奉天王之令,前去宣召?王。你不妨下來,我有好事交待你。弄得好,你後半生的功名富貴,就全在這裡頭了。”
門官一聽,喜不自勝。他負責守衛清涼門,正式官職是“巡守將軍”。這是一種職同官,“職同將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巡守將軍負責看管城門,盤查來往行人,職責很重,卻很難立功。幹得好,這是本分,用不著表揚。幹得不好,就是罪過。若有差錯,太平軍紀律嚴酷,很容易就會被折磨至死。
巡守將軍與佐天侯,之間隔著許多層級。平常時,巡守將軍很難接近佐天侯。現在陳承瑢既有要事交待,若能完成,升官是指日可待的。
清涼門巡守將軍利令智昏,屁顛屁顛地走下了城牆。打著火把,巡守將軍見陳承瑢身後跟著許多空著行裝有隨從,不免心裡產生了些許畏懼。
為了升官,巡守將軍只得硬著頭皮向前走,照太平天國的規矩向陳承瑢請安。
早有兩個親信家丁走上前,就勢擒住了巡守將軍。一人拿一團布條,塞住了巡守將軍的嘴巴。另一人在他腰間摸索,找到了清涼門鑰匙,隨即一刀結果了巡守將軍。
原來,太平軍為方便守城,把各處城門砌小。又在城門內側,使用大鎖鏈鎖住內門,鑰匙由巡守將軍隨手攜帶。
當年張繼庚發動叛亂,糾集叛軍夜襲神策門。叛軍摸到了神策門前,卻找不到鑰匙,只得使用斧頭砍鐵鏈。此舉驚動了守軍,叛軍最終失利。
有了鑰匙,就有把握奪取清涼門了。陳承瑢身後的侯府家丁、情報局特工兵分兩路,一擁而上。
一路由情報局特工打頭,先用鑰匙開門,接應城外的革命軍入城。另一路由佐天侯府家丁組成,順著臺階爬上城樓,準備襲擊太平軍守軍。
天京城牆由明太祖朱元璋設計建造,城防設施十分健全。清涼門不僅是一座城門,還有甕城等附屬機構。若是守衛得當,敵軍很能攻克。
明清鼎革之際,南明不戰而降,天京城完整無缺地落入清朝之手。此後兩三百年,天京城牆屢有修葺,更加堅不可摧。
正值深夜,守門太平軍正在呼呼大睡。沒想到,城下的革命軍蜂擁而入,佐天侯府的家丁、情報局特工也大肆砍殺。守軍猝不及防,又士氣低落,不敢抵抗,很快便落荒而逃。
革命軍趁機大喊“革命軍進城了”,唬得周圍太平軍不敢過來增援。
他們再接再厲,趁機佔據甕城,佈置火炮,在交通要道上設定障礙,準備迎戰太平軍。
城外的鐵甲炮艇,暫時成了運輸船,把南洋艦隊的小炮、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到清涼門外。
等到秦日綱反應過來時,天已微微亮,革命軍也已經牢牢掌控住清涼門,在此嚴陣已待。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